摘要:创业板不能被借壳?定增、兼并重组怎样审核?并购海外企业怎样玩?请看泥沼说定增基金系列文章第二篇——定增、兼并重组的审核。
注:因为定增很多时候和兼并重组有关联,兼并重组借壳上市很多时候也要定向增发收购股权甚至配套融资,所以我在此一并说了。
定增、兼并重组的审核
定增和兼并重组涉及到审核问题,最近说审核要严格,但是其实都是重申原有的政策,没有太多新意。
重大资产重组还是原来50%,有借壳就要达到IPO标准,该不动摇就不动摇,政策非常明确,证监会的上市部和发行部还是原有双通道,走上市还是发行都是自选,同时大家也都看到了沪深交易所也都最近几个月开始频频发问询函,交易所的作用相对之前肯定是会逐渐增大的,这个放心行了,其实这样也是逐步到注册制的一种形式。
证监会的上市部和发行部都能审批,但是其实这两个部门指责有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上市部偏重于企业定增或是并购的资产,发行部则对股票发行更加关注。证监会规则执行绝对是可以的,如果借壳就要达到IPO标准,如果达不到标准就得想办法绕过去,大体思路我说一下:
1、让控制人和资产重组人不同
2、定增或是并购的资产的股权尽量分散
啥,具体咋操作,别找我,我都跟你说明白思路了。其实大家也都发现了,有些美股或是港股公司甚至不私有化,直接把旗下部分资产打包上市:搜房网借壳万里股份,永达汽车借壳扬子新材都是这样做。
审核重组和定增现在
第一、要看程序是否合规;
第二、有无内幕消息,尤其是大股东(或高管)及其相关有利害关系人有没有内幕消息或是交易。
这年头别为了百八十万耽误更多钱,懂得都会懂。
之前说了很多国内企业可能收购外国企业来获取技术和人才,打破壁垒,但是实际上外国人不愿意要中国公司的股权,为什么?
第一、中国股市估值高,还要锁定
第二、对中国市场不熟悉,还有外汇等多方面限制。
外国人不乐意,中国拿现金收购,加上中国外汇还是有管制,除了直接外汇审批以外的其他来源无非以下几种:
1、内保外贷,国内上市公司或是实际控制人担保,国内(含部分在国内经营的外资银行)银行国外分支贷款。
2、以SPV形式,成立特殊目的公司,至于SPV在细分是SPP、SPT还是SPC那另外说话。SP是英文Special Purpose(特殊目的)的首字母大写。
3、产业并购基金。
以上几种形式并非孤立存在,往往都是掺杂在一起的。
很多人说创业板不能被借壳,确实政策是这样规定的,但是还是那句话:凡事没有绝对,有规则那么就可以规避规则,实际上创业板也可以做到被借壳,但是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创业板企业如果被借壳,原来主业不能和主板、中小板企业一样重组定增时候立马置换出去,必须存留在上市公司之内一段时间(一年或是三年),上市公司可能会出现双主业的情况。
因为创业板企业操作出来比较复杂,所以创业板的壳比主板和中小板壳便宜一点,如果一个主板、中小板的壳值十块,那么创业板的壳也就八块(当然你知道我说的十块和八块,纯属让你明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