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6-6-5 17:21 
“在黑格尔看来,人高于自然界、高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思考自己”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 ...
黑格尔的东东不过是当时科学还不太发达的产物,毕竟他不可能超越当时科学家最先进的认识。
人的思维和动物思维的差异的本质不过是人脑的神经元更多,化学反应更丰富而已。人与小鼠的基因也只差百分之几啊!
卡米洛·高尔基,杰出的神经解剖学家、神经组织学家和病理学家。当时是一位医生的他喜欢在一处厨房改造的场所做实验,创立了著名的铬酸盐——硝酸银染色法,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开辟了广阔和道路。现代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神经元学说,是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建立的。他在1906年与卡哈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和医学奖金,是当时意大利享有世界声誉的医学科学家。他的铬酸盐——硝酸银染色法,让人清晰看见了脑切片中像树枝、网络一样的细胞。他一直没有说怎么发明了这种染色方法。
当时关于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人们众说纷纭:神经细胞之间到底是相互独立的还是相互融合的?脑的工作形式究竟是怎样的?如果神经细胞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那么细胞之间又是以何种形式传递信号的呢?
高尔基染色法沉寂了大约5年,直到被另一位天才的科学家、西班牙人圣地亚哥·雷蒙·卡哈尔(Santiago Ramon y Cajal)再次捡起。他被认为是现代神经科学之父。他绘图技能出众,他的关于脑细胞的几百个插图至今用于教学。对于神经系统的结构,卡哈尔坚定地站在反对网状理论的一边。事实上,卡哈尔也是后来被公认的“神经元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今天,神经元理论已经被广泛接受,但在当时,网状理论却更加受欢迎。一百多年前,神经元理论的主张主要为:神经细胞之间存在生理不连续;神经冲动可以单向跨越这些不连续,并在神经元之间进行级联传导。而高尔基是网状理论的代表人物,认为神经是一个整体。
他们的研究奠定了现代神经学的基础(并发现了海马体 ),并因此同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自此以后,神经科学的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为什么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论会同时获奖呢?据说,当时诺贝尔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其实更加认可卡哈尔的观点,但基于双方都不得罪的老练外交策略,他们最终还是选择让高尔基和卡哈尔同时获奖。
至此,事情并没有结束。在诺贝尔颁奖典礼现场,让人“尴尬”的事情发生了——高尔基在获奖致辞上,对哈卡尔理论的抨击贯穿始终。然而,时间最终还是证明了卡哈尔以及他的神经元理论是对的。
我读过一篇文章:日本科学家把小鼠头盖骨磨得透明,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神经元之间伸出“突起”,像伸出触手一样进行接触,传递信息。
神经元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彼此间有极微小的间隔,靠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在彼此间传递信息。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在突触传递中是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现代精神病药物就是基于干预神经递质的化学反应。
大胆设想下,未来脑科学可以让人真正做白日梦。想梦见到什么就梦见什么。电影院不需要银幕了,躺在机器里做一场真正的人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