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87 11
2016-06-09

自然与人-34.13   青藏高原环保引水系统起步工程参考方案


李开乐

    摘要:高原引水工程要分步进行,逐渐扩大。学习城市供水思路,也遵从系统高效率要求。用高山水塔和管道封闭式输水,防地震,防地质灾害,零搬迁,不耗水,投资少,无后患,高原环境不改变。

    这一小节只讲“高原环保引水系统”中的起步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避开高原东部的地震高频发地域。本起步工程虽然只能利用高原全部水源的小部分,但饭要一口一口吃,将第一口饭吃好了,就不愁把全部的饭吃完;如果第一口饭没吃好,就调整姿势,修正方法,再试着吃第二口。这第一口饭,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前急需,又是长远效益的优质投资,日后会使人回味无穷,所以虽只一口也意义重大。
  一. 工程内容分两部分
    ① 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引水入黄河上游
    1.在95°E附近构筑雅鲁藏布江堆石坝,使江水水位抬高到海拔3000米以上直至逼近林芝(参考彩图34.13);
    2. 在江北侧寻觅海拔3500米以上的大型山坳修筑成高山大“水塔”(用不锈钢板铺底,防震防漏),建设全国电网的抽水蓄能电站,用联合多机组将水抽上大“水塔”;
    3.铺设直径2米以上的耐高压不锈包心钢管,将水从高山大“水塔”居高临下直接封闭式高压先送往黄河上游,然后再分配各地。在管道尾部可以接入横向管道作为总贮罐,以供后续工程联合相通。在总贮罐处可利用高压水力多出口的一字摆开进行发电。管道的具体线路或可尽量顺坡避岭,少穿隧道。途中可设置一些闸门,既可视情况供水给沿途某些急需,又可在与各河流上游交叉处,视情况将各河流的多余水源引来汇入。凡与水源充沛的河流交叉点,也可从该点开始,以同路多管方式增加输水干管(可待后续工程进行),多管之间可在此处设闸门相通,以备调节。
   ② 从拉萨河引水入柴达木盆地
    1. 在约91°E的拉萨河口附近构筑雅鲁藏布江堆石坝,使江水水位抬高到海拔3650米(使拉萨河水位稳定在拉萨市绝大多数房屋下面);
    2.在拉萨市的河对面高山上(约29.4~29.6°N,91.0~91.4°E)选择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型山坳,同①法,修筑高山大“水塔”和抽水蓄能电站,从提高了水位的拉萨河用联合多机组将水抽上大“水塔”;
    3.同①法,铺设输水管道,将水从高山大“水塔”输入柴达木盆地,待后续工程再延伸输入塔里木盆地。
  二. 工程特点
    用金属管道封闭式输水,可防地震,防地质灾害,少挖土方,近乎零搬迁,投资少,效益大,无后患,水质优,总水量零损耗,高原环境不改变,且一劳永逸,福荫子孙千秋万代。
    本“起步工程”虽只解决高原全部水源利用的小部分,但难度小,见效快。总结经验后易复制,可同路多管逐渐扩大引水量。
    从系统学角度分析,一个高效率的系统,与一般周围环境应该是尽量封闭,发动机系统是这样,人与动物的生命系统更是这样。“起步工程”的设计,从学习城市供水系统思路开始,又遵从了高效率系统要求,与露天引水工程系统有着辩证本质完全不同的思路差异。
    人可以改造自然,但必须是顺其自然,不是破坏自然。人所需要改造的是那些天然被动形成而不符合高效率系统要求的,对人类不利的自然。改造这些自然的标准,是要求学习那些天然主动形成的,符合高效率系统要求的系统规律。
  三. 工程投资估计
    起步工程的两条主管道因顺坡避岭而形成弯曲,其总长度或可近2000公里,按每米管道造价1~2万元估算,共需200~400亿元人民币。连同水坝、高山大“水塔”、抽水、发电等建设,本外行人估计在1000~1500亿元。预计年输水量可达100亿立方以上。水贵于长流,又高压送水使流速极快,小管道虽然比河流小得多,相信也能输送大量水。
    “水流速度与管道压力坡度的平方根成正比”(互联网常识资料),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水塔高度就可以减小输水管道横截面积的建设投入,这虽然增加抽水的用电量,却可以从尾端的发电得到相应补偿,应该是合算的。另外,水塔抬高之后,输水管道就基本不穿隧道也能随地形起伏而让水流畅通。
    说明:
    1.笔者已是古稀老人,未曾去过高原。本引水工程参考方案,只凭着自己对自然界中天然物质系统的辩证运作规律,单纯靠平面和立体地形图,结合“谷歌地图”,闭门造车而成,只是一种简单思路而已,仅供参考。诚望有关部门能成立专门小组进行调查,然后经过论证,再设计出具体的工程方案。
    2.近来发现互联网上又有一些关于藏水入疆工程方案的帖子,其中以“藏水入疆工程主干道”的帖子最具体。从西藏到塔里木盆地全部走隧道暗渠,在隧道里建铁路、公路,用玻璃钢包住铁路、公路,水从玻璃钢上面和左右通过。这种思路也挺创新,不过应该充分考虑工程量,而且底下深处可能均为坚硬岩石而非一般泥土。此外,既要考虑低水压差送水需要巨大的水流横截面积,更要认真考虑有无长久的安全隐患。笔者提出的引水思路,并不排斥其它不大破坏自然环境的更好办法,只要符合高效率系统要求的辩证系统规律就行。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全面地比较优劣,采用最优思路设计实施方案,早日令青藏高原为祖国的崛起发挥作用。
彩图34.13.JPG


彩图34.13: 青藏高原引水工程示意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6-9 11:58:14

算了,撤回我的发言,心烦

算了,撤回我的发言,心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9 11:59:00
我是对这种现象生气,不是针对LZ的,别介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0 11:00:19
karst先生:你究竟耐心细看内容了没有呢?有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就发火的嫌疑呢?希望细看内容之后,具体认真地指明哪一点是不环保的。如果只会骂娘,你的所谓“学科带头人”,除了表明自己素质低下之外,对国家和人民毫无好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3 16:03:15
karst 发表于 2016-6-9 11:58
我非常反感,非常厌恶这种做法,甚至有想骂娘的冲动。西藏是中国最后一块净土,不保护其他地方的环境也还罢 ...
karst先生:你果真是只会骂娘的“学科带头人”吗?对待与你不同看法的帖子,竟然已经三天过去了都毫无反应!这如何与你的身份相称,如何能得到众人的敬重呢?遗憾呀!很遗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3 17:12:21
我担心的是中国的全局问题。对不起,对类似的引水工程,我非常反感。我已经说过,对事不对人。请看看中国的环境问题,非常让人担忧。说到头衔什么的,我没有什么头衔,也不在乎这些虚伪的东西。遗憾就遗憾吧,我只是对中国的环境问题,表示自己的担忧,而且,我还会一直保持这种意见——担忧和关注。我再说一遍,我是对事不对人,中国的引水工程,其实质是灾难和问题的区域转移,比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我在引水区工作过一段时间,有点发言权,其实,当地本来就存在水资源危机,这个基础上,还要引水。还有,请看看中国水利部的水资源公报,看一看,中国的水资源危机有多么的严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