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型国有企业的标准谈判流程
第一步 | 外围信息搜集 | 搜集与该企业有关的尽可能多的资料,包括其产品经营及销售状况、资产及盈利状况、下属企业状况、行业地位等,了解当地的优惠政策 | 初步判断该企业是否值得投资 |
第二步 | 跟这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接触和直接对话 | 对话内容为,在如何保证他的利益的同时,使我方利益最大化,(即把其利益与我方利益紧密捆绑),比如,是否需要承诺其职位或离退休后担任企业独立董事,是否承诺今后较高的年薪(要了解现在的年薪是多少),比如是否希望得到股权奖励或享有我方同等条件购买股权的权利等,并向其了解当地最优惠政策 | 在实际控制人层面做到“排他性” 通过他排除其他投资人,以利于谈条件 |
第三步 | 跟实际控制人达成“初期资产调查”的协议,并派人调查 | 由投资经理与财务经理前往该企业,了解其每一块相对独立运作单位所对应的资产、净资产、负债、潜亏、或有负债、人员及其他包袱等 | 依靠所了解信息,使我们形成初步的投资方案,即用什么条件投资哪几块资产,或剥离哪几块资产 |
第四步 | 把我方方案与实际控制人沟通,并达成初步共识 |
|
|
第五步 | 派出我方审计小组对我方希望合资的资产进行内审 | 由我方财务经理和外审人员(以XX集团员工名义)组成审计小组,对我方希望合资的资产详细审计。 | 将我方希望合资的资产价值搞清楚 |
第六步 | 在内审的基础上,与实际控制人达成详细的合资方案 |
|
|
第七步 | 约见政府首长,向相关政府领导汇报 | 一般来讲,汇报时会有分管副市长、国资办主任、及实际控制人在场,我方不能让政府认为我方与企业经营层交往过密,要装作不了解该企业财务状况,向领导汇报假设按照企业帐面价值合作的话,我方的投资规模和大致的合作方案,向领导描绘美好的前景,并向领导争取优惠政策(包括团队、员工、坏帐剥离、土地、税收、个调税等等),要求享受大额外资招商引资政策 | 达到政府首长对我方道义上支持的目的,达成领导层面的“排他性” |
第八步 | 签定框架性协议 | 按照政府首长指示,与实际控制人进行表面谈判,表面沟通,用较短的时间(比如一周)将原来与实际控制人达成的协议作为刚刚达成的协议拿出来上报(资产数字空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签署框架性协议或战略协议。签字仪式公开,请高层领导到场(越高层越好)。 | 从法律上实现“排他性”,从而达到今后独家谈判、独家审计的目的 |
第九步 | 聘请双方认可的第三方进行审计 | 我方推荐以前参与内审的外审机构作为第三方审计,或由其与其它外审机构组成联合第三方进行审计 | 在较短时间内以合法手段得出与内审结论相同或相似的审计报告 |
第十步 | 签定正式协议并上报 |
|
|
注:实际控制人非常重要,有的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董事长,有的是总经理,有的是上级单位的领导等,不同企业要区别对待,一定要找对国有大型企业的实际控制人。
第七步 | 约见政府首长,向相关政府领导汇报 | 一般来讲,汇报时会有分管副市长、国资办主任、及实际控制人在场,我方不能让政府认为我方与企业经营层交往过密,要装作不了解该企业财务状况,向领导汇报假设按照企业帐面价值合作的话,我方的投资规模和大致的合作方案,向领导描绘美好的前景,并向领导争取优惠政策(包括团队、员工、坏帐剥离、土地、税收、个调税等等),要求享受大额外资招商引资政策 | 达到政府首长对我方道义上支持的目的,达成领导层面的“排他性” |
第八步 | 签定框架性协议 | 按照政府首长指示,与实际控制人进行表面谈判,表面沟通,用较短的时间(比如一周)将原来与实际控制人达成的协议作为刚刚达成的协议拿出来上报(资产数字空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签署框架性协议或战略协议。签字仪式公开,请高层领导到场(越高层越好)。 | 从法律上实现“排他性”,从而达到今后独家谈判、独家审计的目的 |
第九步 | 聘请双方认可的第三方进行审计 | 我方推荐以前参与内审的外审机构作为第三方审计,或由其与其它外审机构组成联合第三方进行审计 | 在较短时间内以合法手段得出与内审结论相同或相似的审计报告 |
第十步 | 签定正式协议并上报 |
|
|
注:实际控制人非常重要,有的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董事长,有的是总经理,有的是上级单位的领导等,不同企业要区别对待,一定要找对国有大型企业的实际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