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longitudinal在2009-6-7 3:28:00的发言:不敢苟同你们的观点。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已经异化。不管是搞经济,还是别的,就为了发论文、拿课题、报项目,走入了一个误区。试问,美国难道也如此?
中国,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问题就在这里。搞科研,是要出成果。但为了出成果而出成果,那还是为了搞科研?美国的许多COMMUNITY COLLEGE 尽管科研实力不强,可是人家属于纯粹的教学型CoLLEGE,比如圣约翰学院,他的经济系虽然本科生有120个人,但是教授就有40个人,试问,这样的学校以教学为主,最后学生可以申请到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还有斯坦佛大学等等PH.D
难道人家的教授实力不行?也是天天搞科研?
看来很明显的逻辑错误,你的GRE考试ANALYTICAL WRITING 部分是不是不及格啊.
        如果是以前,我坚决反对聂辉华老师的观点,但现在我非常同意此观点。
       中国不是美国,在教育部的指挥下,中国的大学都在拼了命地想建设研究型大学,考核的标准主要看文章和课题,你的课上得再好也不顶用。
       本人在高校教书12年,学生评教从来都很好,甚至有已经工作的人专程来听课,但我的职称还是讲师,因为我没有写文章。学院里的同龄人基本上都是副教授了,甚至还有教授,哪怕课上得烂到学生不断去教务处投诉,一样是顺风顺水,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当前高校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就是这样,论文课题数量多、级别高的就是老二,等着当老大的行政领导通吃一切后,就该他们吃第二轮。一不当官,二不搞科研,只有靠边站。所以,从个人角度来讲,在高校里认真教书绝对是最愚蠢的行为,我们职业是教师,但教学顶多只能作为一种业余活动,谁要是把教书当作事业来干,就必须做好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准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高校不是什么象牙塔,也是一个江湖。它的游戏规则如此,要想生存下去,要么适应,要么退出,再要不然就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