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7157 21
2009-05-30

为什么传销那么盛行?屡禁不止,而且很多人被骗去传销后,家人劝说仍不悔改?

记得本科时 ,学校有几个人被骗去传销,于是我们被教育了好几个星期的课程,来辨别传销。一开始我们都很怀疑传销的伎俩,对这样明显上当的事情嗤之以鼻,可是当辅导员给我们读了一篇传销队伍的演讲词后,我忘记当时的具体内容了,但是整个大教室里200多人,有80%的人听后都热血沸腾,摩拳擦掌的想参加了。当时我们就惊讶于如此煽动人心的洗脑演说,我想,那些人肯定也是人才,骗子都是极端聪明的,而且很能掌握人的心理。正是抓住了我们心中的弱点和激起我们的渴望和热情,才诱使很多人上当。

不知道从经济学角度有什么解释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30 21:35:00

这是人们的自由选择,毕竟效用是主观的——就算法律算它是非法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30 21:36:00
把行为主体当作是三岁小孩是不人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30 21:48:00

不过传销的那些宣传胆子的确是相当的诱人,这些人如果把同样的智慧用到别的上面,做什么不能做好啊。

不知道国外的传销是不是这样的,是不是有传销团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30 21:56:00

自己曾差点参加传销的团伙,幸好当时及时反应过来,不然被骗都不知道。

那个女人是推销给我妗子化妆品的。貌似很熟悉的样子,得知我要暑假找活干,就说了一个工作,很轻松,只用做办公室登记人的名单,月薪1000(现在想那个时候那么傻,连这都相信)但是要先交400块钱押金,去另外一个城市培训一周。因为我手头没有那么多钱,而且胆子比较小,就拒绝了。当时还惋惜,谁知道那个女的后来一个劲打电话让我去,说的天花乱坠的。这才让我怀疑,因为从小父母就教育:不要贪占便宜。而且她的过分热情让我害怕。后来看见那个号就关机,她缠了我5天,没有结果,后来就算了,再之后才知道原来她那个是传销的团伙,被端掉了,而且她卖的“完美”化妆品也是传销的。可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31 08:45:00
以下是引用三斗米在2009-5-30 21:31:00的发言:

为什么传销那么盛行?屡禁不止,而且很多人被骗去传销后,家人劝说仍不悔改?

记得本科时 ,学校有几个人被骗去传销,于是我们被教育了好几个星期的课程,来辨别传销。一开始我们都很怀疑传销的伎俩,对这样明显上当的事情嗤之以鼻,可是当辅导员给我们读了一篇传销队伍的演讲词后,我忘记当时的具体内容了,但是整个大教室里200多人,有80%的人听后都热血沸腾,摩拳擦掌的想参加了。当时我们就惊讶于如此煽动人心的洗脑演说,我想,那些人肯定也是人才,骗子都是极端聪明的,而且很能掌握人的心理。正是抓住了我们心中的弱点和激起我们的渴望和热情,才诱使很多人上当。

不知道从经济学角度有什么解释没有?

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市场经济向最大商品利益方向运动。“很多人被骗去传销后,家人劝说仍不悔改?”——属于想赚钱,但认知水平不够。记得2:8定律吗?现在应是1:9了。这种现象很普遍。在股市、期货等资本市场,大家都想投机,但是,真正盈利的人数不到10%。想赚钱与能赚钱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然,“庸众”一词从何而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