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之后,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十一五”规划的内容将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日前载文,分析了“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文章称,“十一五”时期同“十五”时期先后承接,是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重要历史时期,担负着分三个阶段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中第一阶段的战略任务。“十五”和“十一五”的历史定位、奋斗目标、指导思想都是一致的。需要着重强调三点: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快”与“稳”的关系。“十五”计划强调,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而胡锦涛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关于“十一五”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二是通过体制创新破解难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重大问题,都与体制机制有关;有些问题例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长期呼吁,但长期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就更同体制相关。“十一五”时期,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特别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通过体制创新来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扫除体制机制障碍。三是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要以对利害得失有深思熟虑的远见去面对未来,以充分的精神准备去迎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