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9.三篇文章浓缩了半部《探索集》
2016.6.18
《探索集科技篇》的内容几乎占了《探索集》的半壁江山,我最近的三篇文章:3666.《探索集》中相对成熟的物理观点;3667.续《探索集》中相对成熟的物理观点;3668.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浓缩了《探索集科技篇》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它们形成的经过,所以我说三篇文章浓缩了半部《探索集》。
严格的说,前两篇文章概括了《探索集太空篇》和《探索集石油地质篇》的主要内容,第三篇文章是《探索集人生篇》的浓缩,要想全面了解《探索集》,还得细心阅读《探索集》的每一篇文章。
我的自然科学文章被称为“民科”,即不是科班出身,受过正统教育,继承传统观念,民间自发的科学爱好者。我的每一篇物理文章几乎都会有人批评,当然也有好评,有人收藏,有人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有人索要相关书籍,没有例外的发表在国内主要论坛。
我发表的物理学观点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深思熟虑,不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也未必都是真理,但不是重复以往的结论,现成的观点,而是交流新的认识。为了吸引眼球,我甚至称它们为传统物理学批判!
由于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实验观察手段,许多看法难免幼稚,但不是没有道理,甚至可能开创人类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基本物理作用力的统一几代人都没有实现,因为万有引力与电磁作用力相互矛盾,而普遍存在的吸引现象是各有原因,存在条件和范围的,所以万有引力只是一种表象,经不起推敲。深入思考,所谓万有引力是同电相聚作用力在发挥作用,正反物质之间只有核力,排斥力,没有(纯粹)吸引力;系统内的同级星球之间即便物质相同,也是相互排斥的。所以,万有引力是错误的,万有引力定律不成立,基本物理作用力可以在正负电荷基本物理属性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过去,科学家总是在基本粒子中寻找原子内部结构的物质成分,其实存在自由基本粒子,就像生物种类未必集中在一个生物体内。
光子普遍存在于物质和环境之中,可以转化为正负电荷,也可以转化为化学元素,却不是它们的内部结构,也不传递吸引力,可以驻留原子之中,也可以快速离去,传统物理学的许多权威观念未必就是真理。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现代物理其实充满假说事实而非,“民科”也可以转化为学术权威!
科学不怕创新,就怕僵化。我的观点有一个成为真理都是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何况不止一个。
历来的“诺奖”获得者不过是某个发现对人类有所贡献,我的发现不止一个经得起历史和事实的考验,不仅限于自然科学。所以,自信青史留名,自吹自擂,为《探索集》摇旗呐喊,不怕遗臭万年!现代广告,哪个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