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LINE-HEIGHT: 190%;"><font size="4">作者:龙之珠(lzzscsj) <br/><br/>&nbsp;&nbsp;&nbsp;&nbsp;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紧密的今天,在面对美国军事霸权和美元货币霸权的双重压力下,在经受了1997亚洲金融危机的东盟各国(除中国外),仅凭自身力量难以保全自身的政治权和经济利益。有必要,也必须为自身的主权、安全和经济的长远利益着想。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东亚各国都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经济动荡。而亚洲的二个经济大国——中国和日本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表现出的是大国的领袖风度和稳定亚洲金融市场的作用。并由此承担了相应的经济损失,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起到了遏制作用。为稳定亚洲各国经济,起到了正面的支持作用。反观日本,这个亚洲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为了自保,不惜让日元贬值,以阻挠亚洲遭受金融危机的各国产品向日本低价倾销。客观上更加引发了金融危机的恐慌和经济动荡,不能对亚洲各国遭受的经济危难起到支持作用。在亚洲金融危机面前,采取了牺牲他人利益而自保的逃避承担责任的做法。这也引起了遭受金融危机的亚洲各国的不满。 <br/>&nbsp;&nbsp;&nbsp;&nbsp;东盟外汇储备的意义,实质上超越了纯市场意义。中国成为东盟值得信赖和依赖的大国中心,既是东盟政治、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东盟各国众望所归。对于日本来说,一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表现,不能得到东盟其他各国的信赖;二是日本的侵略历史,使得民族仇恨并未完全融解;三是日本经济发达与对美政治上的妥协,也使日本较为难堪。由于日本是战败国,所以政治地位低美国一等,加入东盟,并在外汇储备出资与中国持平,也是日本寄希望以金钱在东盟谋取较高地位,以东盟尤其是中国的政治地位,间接地提高自己的政治话语权。尽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羞于提及,但通过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2008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ZF的一贯作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美国相比较,还是显得与中国相处对自己更有利。 <br/>&nbsp;&nbsp;&nbsp;&nbsp;东盟外汇储备,实质上是市场经济的残酷现实,要求东盟各国通过联合,更好地保护自己,以更强大的实力面对现实。与欧盟不同的是,在东盟,中国的实力和威望是众望所归,中国ZF的领袖风范及顾全大局的所做所为,更容易引起各国的共鸣。而欧盟则以轮值方式结盟,固难有领袖国,因此显得更加民主,而难有鲜明的系统、整体人文特征。 <br/><br/>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