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市场营销
1365 1
2016-06-21

雷洋案,曾因事关警方一度云遮雾绕,网络闹翻天,但很多媒体不敢言。关键时刻,新华社连出两篇评论《以有力信息公开取信于民》《权威发布不能落在舆情后面》,鲜明的观点与不回避问题的态度,极大推动了案件真相大白。北京实验二小白云路小学的“毒跑道”事件舆情还在发酵,家长们五内俱焚,但管理者却似乎若无其事。政府尚未回应下,新华社的发声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属于舆情监督。不发声则已,新华社一发声,就是五问。

是时候该理清楚这些问题了:

“毒跑道”究竟哪些成分有毒?

它们是如何进入校园的?

不少学校多采用最低价中标仅仅是因为价格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毒跑道”查不出?

十年前就在谈这个问题,为何现在事态反而严重?

短评:面对“毒跑道”,我们情绪不稳定

在针对“毒跑道”的调查中,新华社记者又听到了熟悉的、可悲又可气的套路语言:目前家长情绪稳定。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在面对往往是自己唯一一个孩子的健康问题时,在疑似“毒跑道”事件在全国层出不穷时,家长们怎么可能情绪稳定?至少在新华社记者的调查中,没有一位家长表示对此无动于衷。

套路语言,往往就是懒政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往往代表着管理能力的缺失,代表着一种不作为。

这,在新华社记者此次调研中屡见不鲜。

利润空间很低的中标价格,鱼龙混杂的施工队伍,造成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添加。赵文海表示,为降低成本,不少施工方在铺设工程中大量添加苯类等有毒物质。

陈晨认为,聚氨酯跑道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好控制”。由于原材料需要现场混合,再进行铺设,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对胶水调配比例、温度、湿度等施工要求较高。即使原材料商卖出的双组分胶水、黑色颗粒等都是合格的,工程商仍然有可能在施工时不严谨导致出问题,或为了降低成本加入其他垃圾材料和有害物质。

而《聚氨酯塑胶场地挥发性有害物风险监测分析报告》指出,对于风险监测源的分析发现,塑胶场地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和TDI等有害化学物质主要来自胶粘剂、溶剂、黑色颗粒等原材料,而施工方为了节约成本,违规添加含有甲苯、二甲苯的有机溶剂,是劣质塑胶场地“有毒”的首要原因;另外,不科学的配方和施工工艺等,也可能导致有害物质的超标。

重庆一位基层校园足球教练告诉记者,一些学校的塑胶跑道天气一热味道十分刺鼻,连成人都受不了,何况孩子。

为何天一热就出事?根据长河集团提供的资料,首先有些物质会在强光、高温下分解释放有毒气体,比如短链氯化石蜡分解出氯化氢。其次,据陈晨介绍,温度高时,TDI、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挥发得更快。

四、“毒跑道”为何检不了,查不出?

校园塑胶操场、跑道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记者采访发现,相关标准制定和修订相对滞后,无法完全保证校园塑胶操场、跑道质量。

业内人士表示,正因为目前没有严格对口的安全环保方面的强制标准,一些跟招标方关系好的工程商,就会建议对方把自己手中已经满足的标准列入招标条件,达到自己中标的目的。

严格来说,在聚氨酯跑道铺设的施工前、中、后都要进行检测和监督。但在招标、施工环节相继“沦陷”后,最后的验收环节也多半是走形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施工承包人透露,在施工过程中,只要铺得平整,视野效果好,质量方面甲方一般也不会说什么,验收基本都会通过,不用送检。即使要送检,送检的样品和实际使用的也会不一样,而且专业的检测机构很少,一般位于省城,送检耗时费力。

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地教育局分管基建的副局长对记者坦言,2015年之前,塑胶跑道的工程验收从未包括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检测,验收内容仅为跑道厚度等内容。2015,江苏等地相继曝出“毒跑道”事件后,各地增加了塑胶跑道挥发成分的抽检。这位副局长表示,这个地区的抽检率为50%

业内人士介绍,校园操场建设目前普遍使用或适用的两项国家标准是GB/T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和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规定了苯、甲苯和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重金属(铅、镉、铬、汞)这些有害物质的限量。

五、十多年前就有预警,为何难堵漏洞?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早在2003年底,就已经有专家提出TDI聚氨酯跑道的危害,当时虽然引起了一定重视,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这个问题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目前媒体曝光和厂商透露的情况看,问题反而更加恶化。

200310,在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上,有专家呼吁“必须尽快终止学校体育场地铺设塑胶跑道”。有媒体称,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确认,TDI生产的材料,在炎热或强光的条件下,会有TDI气体释放出来,对人体有很大危害。此事引发了媒体的广泛报道。

但随后华东理工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中国田径协会田径场地人工合成面层检测实验室提供的调查结果显示,TDI塑胶跑道无毒。

当时的新华社报道就提出,无论有毒无毒,焦点在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校园塑胶跑道的化学毒性检测标准和专门的检测机构,在建造过程中,单靠学校检验以达到环保要求很不现实。”

争论之后,200312月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举行的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研讨会上,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针对此问题表示,学校塑胶体育场地建设不能叫停,但一定要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去建设施工。

2004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体育教学中心教师王哲广在《环境保护》杂志上发表了《铺设TDI聚氨酯塑胶跑道的危害与对策》的文章,指出TDI聚氨酯跑道除TDI,组分中还含有多种催化剂、二元胺类扩链剂、有机分子增塑剂、溶剂、橡胶配合剂、苯溶剂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同时由于难以自然降解,还有可能成为新的环保公害。他呼吁要尽快制止校园中使用TDI型塑胶跑道。

陈晨表示,当年此事包括王哲广的论文确实在业内引起了关注和讨论,但由于当时还没有目前这种集中爆发的案例,而且焦点还集中在TDI,导致他的意见没有得到采纳。而且,TDI确实是非常好用的聚氨酯材料,且如果技术过关、严格监管,优质的TDI聚氨酯经过充分反应,应该是安全的。

因此即便身为一家生产预制型跑道公司的副总裁,他也不赞同禁止铺设聚氨酯塑胶跑道,认为这样造成打击面过宽。但他说:“没有想到情况会恶化到今天的局面。”

刘海鹏去年也曾表示,如果配方科学,优秀环保的塑胶跑道中各化学单体会完全充分反应,有害物的残留会非常少甚至没有,哪怕在高温环境中也没有味道。但不科学的配方,反应不完全,就肯定会有残留。

根据记者查到的资料,在王哲广之后还有专家提出了更加折中和实际的建议,提倡应在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中慎重选择铺设材料和施工企业,不在室内铺设TDI体系聚氨酯跑道材料。同时,研制和使用对人体危害较小的MDI合成面层材料,在近3年内逐步淘汰TDI体系。大力研制性能先进、高科技含量的、安全的、可再生的、适合各种条件下使用的环保型合成材料面层。有条件的学校可一步到位,使用预制型卷材。

然而,十年前就在说的事情现在进展依然缓慢,加上各种监管不力,事态更加恶化。

2015年问题集中爆发之后,在当地部门“整改”之后,2016,“毒跑道”又在别的地方发生了。

一位厂商向记者透露,去年各地不少聚氨酯问题跑道曝光后,当时他们行业微信群里就讨论认为“明年天一热,可能还会出事”。

结果不幸言中。

炎热的夏天还没有结束,关于“毒跑道”的风波、议论和追责并没有结束,也不应该结束。

本文系正略集团平浩推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1-12 16:41:20
不知现在有标准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