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以参考美国的农业决策,包括:
认识和确定问题;概述问题要点;研究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提出政策构想;决定解决问题的政策;执行政策,解释立法,获得反馈;评价政策效果,修改政策。
可以看到这个决策过程具有普适性。特点是对于问题反复研究,平衡各方利益;有多种方案;有可靠的财力保障;可以进行修改。
中国应建立高效能的大农业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实现农业的高效能运转。宏观调控以中央政府的名义才会更有效。要遵循财力可行原则。可以分两步走,向美国农业部学习,逐步实现从田间管到餐桌。
农业问题的核心是粮食问题,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应该以社会安定为前提,目前仍然缺少定量研究。粮食安全取决于粮食的生产,营销和储备。目前粮食储备中央和地方分开管理,储备率应该相当于消费量的17-18%,我国高于这个比例。
要有准确的粮食供需信息,利用国际市场,实现周转储备和后备储备。
粮食库存有数量不确定的问题,存在质量的破坏,中央政府容易被地方蒙蔽。粮库的布局,运销系统,进出口等都会影响粮食安全。中国对于粮食现状,应该有准确的定位。
粮食进口取决于货币购买力,从而需要有适度的外汇储备。要有农业创汇的思想。进口农产品,进口土地,可以到缅甸等关系友好国家办农场。
粮食安全不只是粮食生产问题。前苏联虽然有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但是由于浪费严重,食物供应依然存在问题。
粮食酿酒业会严重消耗粮食,但是如果存在粮食库存过量,不失为一个减少库存的渠道。应该鼓励发展葡萄酒产业。
畜牧业结构不好,会导致奶类资源浪费,在当前情况下,还是应该大力发展食草动物,减少对于粮食的依赖。
要控制餐桌上的浪费,控制过度消费,提倡光盘行动。
下表是1978年以来,一产(农林牧渔业)产值的增长趋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年份 产值 指数(上年=100)
1978 1397.7
1979 1697.6 101.4
1980 1922.6 113.2
1981 2180.62 113.5
1982 2483.26 113.8
1983 2750.00 110.8
1984 3214.13 112.3
1985 3619.49 103.4
1986 4013.01 110.9
1987 4675.70 105.8
1988 5865.27 103.9
1989 6534.73 103.1
1990 7662.09 107.6
1991 8157.03 103.7
1992 9084.71 106.4
1993 10995.53 107.8
1994 15750.47 108.6
再看一下1978年以前,农业产值情况:
年份 农林牧渔业产值(亿元,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
1949 326
1950 384
1951 420
1952 484
1953 499
1954 516
1955 555
1956 583
1957 604
1962 584
1965 833
1970 1021
1975 1260
1978 1397
1979 1697.6
1980 1922.6
1981 2180.6
参考厉为民研究员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