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7433 40
2016-06-22

缘起:

又到了研究生直博申请季节,东部某普通高校研究生院制定了公费出国、高额奖学金等各种优惠条件,动员了导师、学院、研究生会等一切积极因素,采用QQ群组、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传播手段展开“攻势”。无奈,报名直博的优秀硕士生仍然十分地不踊跃。


纵观国内,不但普通高校,即便是一流、二流高校也面临着直博优质生源匮乏的窘境。在经济下滑、海龟大量回国、高校科研单位人满为患、产业结构低端化的宏观背景下,普通高校土博士培养只能用“惨淡经营”四个字来形容。


分析:

  1、生源质量差:导师看上眼的脑子比较灵光、动手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学生不愿意直博。专业只要不是太冷、有点技术含量,研究生毕业时只要能找到一份还算可以工作的学科的学生绝大部分不会读博,即使读博,也会选择TOP 985院校或者留学海外。能够下定决心背水一战、读脱产的全日制的博士大多为二本、三本院校毕业、就业无门的跨专业学生。


  2、培养难度高:在各类考核指标大跃进背景下,各个高校,尤其是不上不下的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校,纷纷加大了博士毕业的门槛。由于是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出身,加之跨专业读博,土博士生培养难度极大。恶补专业知识、强化外语学习、训练统计分析技能,这些基础的东西就占用了学生、老师的大部分精力。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严重。


  3、就业前景黯淡:在海龟大量回国、人才工程眼花缭乱的今天,普通院校的土博士的就业前景只能用黯淡两字来形容。出生的限制,平台的制约,一二流高校对于土博士自然不用考虑。即使土博士所在的三流高校留校也是十分困难。偏远省份地区级市所在的高职院校、半死不活的科研单位,成了土博士从事专业工作选择的必由之路。考公务员年龄不占优势,萝卜招聘的垄断国企、效益好的事业单位缺乏拼爹的资本,到企业去打拼对于大多数非工科博士也非最佳选择。能够到效益较好的公办中学甚至民办中学任教,过上一种有房有车体面的生活,对于大龄土博士,特别是女博士,已经是三生有幸了。


   遇到过不少连年招不到博士、无博可导的博导,发现他们表现得都很淡定:不招博士,不用为土博士的毕业论文、就业出路操心,也是一种解脱!

(原标题:惨淡经营的土博士培养)

作者:李明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6-22 15:44: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2 16:45:18
国内的人文学科很多硕导博导都是不学无术之徒,一两年发不出核心期刊论文如何让学生对他们心悦诚服、投在他们门下而自取灭亡?现在学生都不傻,对水货劣质导师一定要敬而远之!所以招不到学生也是咎由自取!这篇文章好像只责怪这届学生不行,差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2 17:09: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2 18:21:10
博导水平有待提高,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2 18:47:4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