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又要说回来。就整个社会整体来说,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社会的分配和交换时,其商品的交换价值或者用货币表现出来的价格还是要倾向于社会平均交换价值(即商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者社会平均价格的,这是整个社会个体之间博弈的结果,这种倾向就像水浪向水平面的“回归”一样,尽管水浪有时高有时低,但是总是围绕水平面波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水平面也是“流动”变化发展的不会是绝对静止不动,而整个水平面本身“流动”时的升高与降低是整个社会的需求量与社会生产量这对矛盾量博弈的结果,当
社会的需求量<社会生产量时,说明社会的需求不足,生产过剩,这时社会平均价格可能<社会平均价值,物价降低货币变得值钱了,这时出现价值偏离;
社会的需求量>社会生产量,说明社会的需求过量,生产不足,这时社会平均价格可能>社会平均价值,物价飞涨货币变得不值钱了,这时也出现价值偏离;
社会的需求量=社会生产量,说明社会的需求与生产刚刚好,社会边际效用为0,这时社会平均价格可能=社会平均价值,物价与货币刚好表现价值,这时也没有出现价值偏离。
以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3 20:31:4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