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声音:关于
户籍改革 风声水起
改革让理论思维、让学术讨论休息了?就所谓
户籍改革,没有见理论界进行学术讨论过,ZF决策一定会万无一失?这种行政决策一定会万无一失的认识是根本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且不论
户籍改革正确与不正确,
户籍改革避开理论界学术讨论,就其程序就不科学,存在问题。《户籍改革真的要来?》一文报道这样的重要内容不讲消息根据和来源,不知道为什么?是有关方面借此发消息又半遮掩盖,是对社会有无反响进行试探?不得而知。
附:户籍改革真的要来? (于都河 2016-06-30)
最近看到一条消息,说是全国有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开始进行户籍改革,不再区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如果这是真的,我国的人口自由流动、人口自由选择居住地,自由选择职业将真的成为现实?
记得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服役时,有农村的战友就抱怨城市与农村人的不平等。那时,服役比从前多了一条新规定,就是“从哪来回哪去”。什么意思?表面上看这并没有什么,你从一个地方当兵,退役后再回到同一个地方去工作似乎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但事实却是,这是典型的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不平等体现之一。而早先当兵却是能从农村出来的,有了这条规定等于出不来了。如果你提干了,可能安排会好一些,但绝大多数义务兵服役几年还是大头兵的待遇退役,那他们得回到他们原先生活的农村去。如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渴望就难以实现了。但他们不能自由地从农村出来到城市生活吗?当然不能,或者说是很难的。这里面有一个前提性的东西,那就是我国有一个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同的限制人口流动的规定,划分出所谓的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表面上不是这么说的,官样文章是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此外还有一个前提性的东西,那就是我国的农村相比城市是落后很多的,即使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的今天,农村与城市相比仍然处在较落后的地步。所以,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存在一个改变这种人为划分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艰巨任务,换言之就是城市化的任务。如今,这个任务似乎要完成了?农村人口似乎不用再抱怨不平等的待遇,这种待遇终于要彻底消除了。这里的关键词是农村人愿意变为城市人,而这种心愿来源于人的向往富裕生活。
看到一些城市关于户籍改革的一些规定,特别是北京的,总有点遗憾的感觉。说是户籍改革,可离实现城市与农村人口的真正、完全的平等距离好像还很大。不过丰下也相信,既然改革能启动,它就一定能完成。但在下还有另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改革来得太晚了!不知诸位有什么发现没有?也许不只是在下有发现,那就是如今的很多农村人口不再仰慕什么城市人,想挣钱,到处可以打工,打好工还能当老板,有钱什么地方不能去?什么福不能享?劳什子什么户口?有个农村户口,进退自如,不求当富翁,不求发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躺着半年也能生活,有地呀。不用交税,有地就能拿国家补贴,吃喝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放宽心,那就是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的日子。如果有个好环境,还能发个旅游的财。这不比城市人玩命过日子来得舒服?是不是有人想说,你那是想当然。
事实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如今,这可是一些从农村出来人的心里话。他们到城市来打工或者叫发财,家里还有地,如果真的成为城市人口,这地就会收了。你说怎么划算呢?为一个城市户口,祖宗的地没了。靠地发大财可是许多农村人的意外之喜。如果进城“资本家”没当好要破产,你从哪往起爬呢?恐怕有块地立足比两眼望青天好得多吧?
在下可不是反对户籍改革,而是感叹这世道变化多。本来的“好事”现在似乎对很多人来讲却也不再追求,显不出什么好处来,而这缘由就是我国的城市化来得太慢。在下只是希望户籍改革如果还是慢慢来,意义将会越来越,。自然进程可能将使这改革变得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