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钢协宣布不接受力拓与日韩钢铁企业达成的降价(33%)协议时,一种无奈与悲伤涌上心头,中国的资源需求不仅要看产地国的脸色,还要受别人的恶意干扰。
中钢协坚称降价40%才能保证多数钢厂不亏损,这种态度让人理解,不过只有态度是没有办法改变结果的,因为力拓等巨头已经做好准备,不光是日韩钢铁企业出卖中国,中国自身的铁矿石进口商也在出卖中国。
看看中国4月份铁矿石的进口量,看看5月份飚涨的海运指数(BDI),您没有感受到什么吗?
在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亏损、减产的时候,在海运费用低廉的时候,国际铁矿石卖家联合中国进口商,将大量现货运到中国的港口,他们在等,等中国的需求,等铁矿石谈判,没有长期供货合同的中国,只能在现货市场购进,同时炒高海运费用,使得未来的现货成本提高,中国又陷入已经设计好的“圈套”。
另一个可观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力拓,淡水河和必拓必和为什么没有声音,因为中铝正在收购力拓股份,所以他们认为面对力拓,中国不会做出更加过激的反应。而力拓也原意这样做,一是利益,二是未了表明自己出售股份是纯粹的商业行为。
5月末的时候,一位网友质疑的说道,为什么BDI飙升,而中国的航运股票并不上涨,因为飙升的背后并不是实际的需求。飙升符合承运商的利益,符合铁矿石国家的利益,只是不符合中国利益。
如今每年铁矿石谈判,三大巨头总是会在中国面前毕恭毕敬,承认中国的重要性,但是却很少真的考虑中国利益,因为中国对产业链每有掌控能力,于是每次都会上演满脸笑容的欺诈。
最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趋势已经明显,石油、粮食、有色都是高举高打,为什么?一方面美元贬值是根本,不过更多的是国际投机商看到中国对资源控制渴求,产品价格涨了,矿产资源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而国际金融体系已经逐渐稳定,机会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
今天早上报纸公告,中投增持大摩12亿美元,不知道当三菱捡便宜的时候,中投为什么不出手?难道真的怕大摩步雷曼的后尘?如果高盛、大摩清盘,美国金融也就完了。前几日建设银行的董事长郭树清撰文说现在不宜收购西方的银行,确实是这样,不过理由不是他说的危险而是机会没了。
我们是国际经济的后来者,吃点亏确实就是学费,可是学费不能白交,小心吧。中国现在的经济刺激和放纵的货币政策,将会为世界买单,通货膨胀不远了。
2009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