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商务谈判
1209 2
2009-07-03
月30日,备受舆论关注的中外铁矿石谈判没能在最后截止日收官。一边是中方40%的
降幅要求,一边是下降33%的日本首发谈判价格,中方的坚持与三大矿山的强势似乎成为
谈判失败的两堵墙。
  在经历了疯狂涨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中,曾经高企的油价、铜价都已回到2006年水平,
铝价也一直维持在2004-2005年水平,钢价也已回到2007年水平,为什么铁矿石价格就不
能回到2007年水平呢?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铁矿石谈判背后若隐若现的“资本炒作”扭
曲了它的正常价格机制,而中国钢厂无节制的产能扩张与中国数百家钢贸商无序的铁矿石
进口客观上放大了这些“资本炒作”的作用。

  中国钢厂习惯于传统的“产业思维”模式,将铁矿石谈判中的重心压在“讨价还价”
上,而三大矿山使用更多的却是具有杠杆效应的金融资本炒作,短期内撬动铁矿石现货价
格,降低中方谈判筹码。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些资本炒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海运价格,中国钢厂大部分采用即期租船,很少签长单锁定成本,外矿往往会
在谈判期间买入大量期船,抬高海运费,从而抬高铁矿石现货价格;其次是控制现货供应
量,利用中国钢材市场旺季来临,制造供应短缺恐慌,提高涨价预期;第三,推动行业内
部并购,提高矿石集中度,掌握谈判主动权;第四,利用汇率变动的关键点,寻找谈判最
佳对象。

  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的最大买家,这毫无争议,但尴尬也难以回避。
  国际铁矿石价格从2002年开始进入上行通道,到2008年,价格上涨5.5倍。中国六年
累计进口铁矿石19亿吨,均价达81美元/吨。整个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均价达136.5美
元/吨,超出历史均价68.5%。之所以会出现大幅偏离历史均价的情况,在2008年铁矿石谈
判过程中,三大矿山背后的“资本炒作”就起了决定作用。中国钢铁业也因此付出高昂代
价:2008年第四季度全行业巨亏476亿元,今年前五月,亏损额仍超过38亿元。

  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外界普遍认
为日本欧洲钢厂日子比中国钢厂更加难过,由日本首发定价肯定对中方有利。实际上,正
是在日元对美元升值接近10%的关键点,力拓与日本率先达成低于中方预期的33%降价协议
,很快欧洲钢厂也接受了这一价格。最终,在谈判桌上,铁矿石进口超过日本韩国与欧洲
总和的中国钢厂从“背水一战”,变成“孤军奋战”。

  按日本首发价格,铁矿石长协矿价格高于现货矿8-9美元/吨,但三大矿山为了抬高
现货价格,降低中方要价筹码,资本炒作手段再次发威:一方面,力拓与日本签定长协矿
协议后不长时间内,澳洲、巴西至中国海运费上涨6-13美元。另一方面,利用5月、6月
中国钢材市场传统旺季,三大矿山开始逐步控制矿石对中国现货市场的投放量,乘势推高
现货价格。同时,在6月5日中铝注资力拓失败后的当天,两拓宣布对双方在西澳的铁矿石
资产成立合资公司,以“两拓合并”的游戏,大展心理攻势。

  2009年的铁矿石谈判,降价固然重要,但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要遏制今后铁矿石
谈判背后的资本炒作,让三大矿山回到“产业思维”轨道上来。

  比如,在铁矿石进口环节上,中国需要从国家利益层面考虑,推动成立独立的行业协
会机构——铁矿石进口专业委员会,作为唯一的对外谈判主体,全权负责铁矿石进口。对
内销售时,采用市场公开拍卖。这样可以避免贸易商、大钢厂倒矿,也避免三大矿山变相
到中国来卖现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将中国买家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统一对
外谈判,可以真正做到“以量换价”,避免内耗。长远来看,将铁矿石进口资源纳入统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3 16:10:54
分析的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 16:56:08
很好,这是团结与集中内部力量,避免内部竞争的耗散,一致对外,才是长久之际,不能被分而治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