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416 7
2016-07-04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①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②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③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④

    【注释】

    ①爽,奚侗曰:“《广雅·释诂》云:‘爽,败也’。《楚辞·招 魂》:‘厉而不爽兮。’王注:‘楚人名羹败曰爽。’”《洞古经》云:“忘 于目,则光溢无极;泯于身,则心识常渊;两机俱忘,众妙之门。” 耳、目、口为引外入内之门户,故宜杜之。

    ②田,《永乐大典》本作“畋”。《说文》段注:“田即畋字。”心发 狂,即放荡而不能收也。凡行皆如是,非仅驰骋田猎,举此以明欲 不可纵,乐不可极也。

    ③马其昶曰:“行妨,妨农事也。”如以此解,则义小矣。徇于 物欲,则患得患失之心生,而争夺以起,故妨行也。

    ④《牟子理惑论》引无“是以”二字。子由曰:“圣人为腹,而众 人为目。目贪而不能受,腹受而未尝贪故也。彼,物之自外至者 也;此,性之凝于内者也。”解极精要。


    总阐杜外养中原理第一

    老子惧人之日趋于物化欲化,而远离于道化神话,故于此继上章教人以入道之下手法门。其辞最易知最易解,而最难行最难彻。要在以“杜外养中,寡欲清心,格物存神,全性葆真”,为其最上乘主旨。夫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万物足以养生,亦可戕生。若外徇于物而内纵于欲,放于其心而乱于其情,娱其形骸而遗其性真,至其极也,则必日汩其人性,日趋于兽化,而下入于孟子所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之境地矣!故必役物而不役于物,应物而不伤于物。若物物生心,则必随缘逐妄,若物物纵欲,则必劳神伤中,而失其真君,不能淡然独与神明居矣。若能因物付物,因生死付生死,因天地付天地,而我无与于其间,则我之真我,自可上与造物者同化矣。


    近三十年来,余常以学道首宜“超凡脱俗”教人,而其中以“超凡尘脱俗气,超凡见脱俗解”为入道要门,亦即所谓宜即世间智而超世间智,即凡俗见而超凡俗见也,进之即圣而超圣,即佛而超佛,即圣佛知见而超圣佛知见,亦复能超仙佛圣人行藏。又乌在其不能超人超世,而下堕于物化哉!


    “五色令人目盲”一段,在教人杜目、耳、口三根之妄觉,目迷于五色,耳惑于五音,口耽于五味,行极于声色犬马之娱,皆足以使人为物转而不能转物,为境转而不能转境。夫心着于物则死于物,着于境则死于境,故必杜外以养中,格(外)物以存神,养性以全真,息心以入道。此丹家之所以主目、耳、口为外三宝,精、气、神为内三宝;杜外三宝,自可以养内三宝也。而其修持决法,万千法门,首在静定其心,至虚极静笃境地,则自心如墙壁,寂然不动,一念不生,外不入内,内不缘外。欲何由生?念何由起?此亦即孟子之“不动心”教也。玄门于此多主:“闭目内观观自心,闭耳内闻闻自性,缄口内味服自气,止息内胎胎自息,凝神内照照自神。”迄乎“五蕴皆空,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亦无天人物我,打成一片,浑然与道合一,而得大解脱、大自在、大逍遥矣。


    老子最后结之以:“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此即其杜外养中法之画龙点睛处所在。盖即教人宜为内不为外,养性不养体,养神不养形也。须知:“此腹非凡腹,乾坤共合成;能为万神主,不落死生中。”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夫尽人皆有两天地两世界:一为外在天地、外在世界,一为内在天地、内在世界。能自养于内、自足于内者,则天下犹毫芒也。不能自养于内、自足于内,而一意向外驰求者,即能富有天下,亦永无足止之日,其不殆者几希。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在人生修养上,老子是完全否定后者之价值,不但无益,且复害莫大焉!举此,在教人解脱于物质世界之囚笼,而超入于精神世界与道德世界也。


    参证章旨第二

    黄帝《阴符经》曰:“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不为物生,则不为物死。故继上章杜外养中之教,而再历举五色、五音、五味与驰骋田猎等外物外诱之娱,足以令人心发狂,大足以碍道,而教人以宜“为腹不为目”,以养性存神而全其天真。故玄真子曰:“目极雕琢者明愈伤,耳极交响者聪愈伤,心极玄妙者心愈伤,纵情饮食男女之欲者精愈伤,阴谋名利权位之争者神愈伤。”此真历亿万世而不易之道也。人之五官百骸,其能在用,愈用则能愈竭、形愈劳、精愈枯、气愈衰、神愈疲,如此而能完其先天以入道者,未之有也。如能隐其能,藏其用,外而无视无听、无味无臭,内而无思无虑、无意无欲,则神全而性真,自得上超而与天地为一体矣。


  

本帖隐藏的内容

夫杜外以养中,即格(外)物以养性,恬淡以养心,静定以养精,冲虚以养气,捐名以养神。苟毋失其性,则皆可得其养矣。昔《庄子.天地篇》曰:“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使鼻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心飞扬。此生之害也。”此即广阐此章意也。夫逐物则失其本,徇欲则失其真;物不可穷,而欲不可极;心不可放,而情不可纵。凡此皆存于内者也。是以举人为内不为外,养内不养外。故庄子有“外物”之教也。能外物,方能超然物外、超然世外也。余恒有言曰:“若要真神长不死,便须心中一物无。"又曰:“心无死子心方活,神到无知神始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7-4 13:18:11
老子惧人之日趋于物化欲化!后者即资本主义起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4 13:23:24
若能因物付物,因生死付生死,因天地付天地,而我无与于其间,则我之真我,自可上与造物者同化矣
此乃高境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4 13:25:50
心无死子心方活,神到无知神始灵
同样精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4 18:14:49
谢谢亲们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4 21:18:22
商品社会是必然要走的!这些副产品影响也是有的!道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看有没有智者去思考!有没有力量去推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