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16-7-7 21:36 
我不管你有啥目的,我只是指出,你在讨论资本收益的时候,不要问“这种劳动要不要给报酬”,“那种劳动要 ...
五.只是按决策管理劳动价值分配的转化形式。
通过前面的分析,资本家的决策管理劳动虽然有二重性,但其剥削属性可以逐步消除,而其生产属性则则大大增长,而且两权分离后资本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说管理劳动创造价值,也即通过劳动和资本的结合和有效运作所产生1+1>2的剩余价值m。这样,我们完成了劳动价值论的扩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需要研究以此为基础的价值分配问题了,也就是按要素分配的问题。
根据前面的论述,资本家既然也进行决策管理劳动,也创造价值,其价值形式是企业利润和资本利息。那么,它的分配形式是什么呢?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分配形式呢?显然,资本家的分配形式是按资分配,是按照资本投入量的大小进行分配,而并不是按“劳”分配。那么,这是不是就是说,物化资本也创造价值呢?回答是否定的,笔者认为,这只是按决策管理劳动价值分配的转化形式。
那为什么要采用转化形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我们首先要谈一下价值的一个特性,即价值度量的困难性。这也就是说,价值作为我们理论上的一个抽象,在微观和具体层面,我们无法准确度量,而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度量又有区别。
一般的体力生产劳动,我们能从理论上定性地规定必要劳动时间,但这必定要假设其劳动复杂程度一致才行。不同社会生产部门劳动的复杂程度很难比较,所以就很难通过劳动的自然时间来确定其价值量了。而这也是传统上我们计划经济当中,按劳分配无法真正实现的原因。因为我们只知道自然时间,而这很容易导致“大锅饭”、平均主义。而脑力劳动就更难根据劳动时间来规定了,因为脑力劳动的复杂程度更难衡量。而决策管理劳动是更为复杂的脑力劳动,与其劳动的自然时间更没有直接关系。体力劳动者有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差异,但是对于决策管理劳动者来说就没有这个界限了,同时管理劳动也没有劳动的连续性。
所以我们对脑力劳动的量的考察主要不是看其劳动时间,除了要分析其劳动复杂度之外,还要分析其劳动能力。因为体力劳动比较简单,所以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趋于一致。但是脑力劳动就不同了。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劳动的复杂度和投入量,也即管理能力越高,能够从事更复杂的脑力劳动,劳动效率越高,所以单位时间其价值创造也越大。
这样,我们就能解释按资分配中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现象了。当资本家获得相同数量的资本投入风险程度一致的生产领域时候,那么这客观上就决定了需要相同复杂程度的决策和管理劳动。所以当市场上大多数资本家管理能力一致时,通过竞争其就获得相同的社会平均利润,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管理劳动的投入量是相同的,这是得到社会承认的社会必要价值。而市场实际情况是,一部分资本所有者决策管理能力低下,那么他必然获得不了这种社会平均利润,甚至会发生亏损而退出该生产领域。反之,少部分资本所有者管理能力较强,就能进入风险更大的生产领域,就能获取超额利润。这是因为,他管理劳动能力强,劳动复杂度高,能战胜更大的风险,从而其创造的管理劳动价值就更大。所以管理劳动价值和资本量和风险有对应关系,按资分配这种方式和资本家创造的决策管理劳动价值是相等。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是通过资本竞争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平均分配结果。同时,更多的资本意味着更大的生产规模,也意味着更大的生产风险和决策管理复杂度,从而能够从事这样生产的资本家越来越少,所以这也导致了资本边际利润的递减。
所以按资分配只是一种按劳分配的转化形式罢了,并不能说明物化要素创造价值。因为外在的劳动时间无法衡量,只能借助于外在的容易衡量作为参照的资本了。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他劳动者的按要素分配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资本家之外的其他劳动者也开始大量进行按要素分配了,比如员工持股、股票期权、技术专利等等分配形式。其实这些按要素分配形式也都是按劳分配的转化形式。
为什么现代社会更多采用按要素分配呢?这也是由于价值的一个特性引起的,这就是价值的动态性。价值是一定的劳动的凝结,但劳动投入对劳动者而言是一种脑力体力消耗,是一种负效用。劳动工人自身天然没有劳动的主动性,是靠着资本家的约束和激励而进行劳动的。早期工人是完全的监督和约束,这样他的生产积极性就会降低,但这也是由于其所从事的体力劳动要求比较低下的结果。
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工人的劳动越来越需要靠脑力和经验技术来完成,越来越需要工人积极主动,挖掘自身潜力去劳动,这就需要靠激励。因为对劳动的激励越大,其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越强,劳动的投入进而创造的价值才会越大。所以,固定的工资显然不能适应这种激励的需要,而需要奖金、股票收入、知识产权等等和外在要素和生产最终结果联系起来的多种分配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分配(乃至市场资本的分配)的设计也属于管理劳动范畴。
这样,这种按要素分配就是一种动态的价值分配形式,具有很强的激励约束和管理功能。这种分配形式也只是按劳分配的转化形式,因为在这种分配形式下,劳动投入越多越有效,所获得的收入也越多,劳动投入和劳动价值的增长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