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中国有几位倍受尊重的企业家被誉为商界教父,他们是华为的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万达的王健林以及万科的王石。这几位企业家有一些共性特征,他们都是年过6旬的老人,都打造了千亿收入、千亿市值的优秀企业,在中国企业界德高望重。但他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现实问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退休,如何解决企业的接班人问题。
企业家有两种,一种是“造钟者”,一种是“报时者”。
大多数企业家都属于“报时者”,而王石是真正的“造钟者”。
 
“报时者”企业家喜欢率领团队在一线打仗,从战略制定到战略执行都严重依赖其个人能力。一旦企业离开这个企业家,公司的业务将会出现停滞甚至衰退。
 
“造钟者”企业家热衷于打造一个不依赖任何个人而能永续生存的企业运作机制。企业家离开,企业依然可以在一个优秀的的机制下良好运转。
 
在中国有几位倍受尊重的企业家被誉为商界教父,他们是华为的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万达的王健林以及万科的王石。
这几位企业家有一些共性特征,他们都是年过6旬的老人,都打造了千亿收入、千亿市值的优秀企业,在中国企业界德高望重。
但他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现实问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退休,如何解决企业的接班人问题。
 
华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企业,没有之一。但当任正非得意华为极具独创性的“轮值CEO制度”时,华为却至今还没有一个可靠的接班人选,导致大家开始猜测任正非的接班人是否会是其女儿孟晚舟。颇具讽刺。
当柳传志对外一再宣讲联想“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方法论时,联想集团在杨元庆的率领下却深陷泥淖,昔日少帅郭为掌控的神州数码逐渐淡出公众视线,弘毅投资、君联资本、融科置地、佳沃农业等带有投机色彩的业务都乏善可陈。面临小米、华为、OPPO、VIVO、乐视、魅族等新兴企业的进攻,柳传志突然发现,联想元老陆续出走,已无帅才可用。
张瑞敏是中国极少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完美结合的管理大师,他在海尔进行了很多开拓性的管理创新。但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却难称成功,多元化战略更是彻底失败。在空调、冰箱等白电领域,海尔被格力、美的死死压制。在黑电领域,其也一直无法突破创维、海信、TCL、康佳、长虹等传统五大的行业封锁。近年,又被乐视等新兴智能电视厂商远远甩在身后。
海尔集团旗下两大上市公司青岛海尔(A股股票代码600690)和海尔电器(港股股票代码1169.HK)的掌门梁海山与周云杰被传是张瑞敏的未来接班人,但至今尚未定论,关于这两大上市公司与两大少帅之间的内部纷争却在行业内传闻不断。
万达集团掌门王健林是这些年势头最猛的企业家,其在商业地产、影视娱乐、文化旅游、海外并购等领域纵横捭阖。但在公众眼里,王健林几乎等同于等于整个万达。至今万达集团还没有一位可靠的接班人选浮出水面。导致很多投资者开始担心,万达集团未来的接班人是否有一天会真的落在王思聪肩上。
毕竟王健林是占万达集团绝大比例股权的大股东,子承父业也属正常。如果王健林最终选择一名职业经理人,且不论其能力是否能掌控庞大的万达帝国,未来万达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将会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万科与王石是唯一的例外,他们没有任何接班人的烦恼。
万科在近10年一直保持非常靓丽的业绩增长,近2000亿收入,180亿净利润,2000亿市值。在各领风骚两三年的房地产行业,很多过去的大佬都已经销声匿迹。只有万科屹立不倒。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切业绩的实现都是王石跳出万科的日常经营管理,在郁亮的独自率领下完成的。
最近关于万科与王石的指责非常多,有人指责王石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登山、跳伞与游学,批评他“不务正业”。
但我想说,这正是王石的伟大之处。
王石的伟大不在于万科的千亿收入与千亿市值,也不在于王石有多勤勉与努力,而在于他搭建了一套使万科良性运转的企业运作机制,在于其能够放弃喧嚣繁华,逍遥离去,留给郁亮一个更自由、更从容的空间去成长。
关于万科、宝能与华润的纷争,很多专家都已经给出了深度分析,砺石商业评论不再做过多评论。另外宝万之争还没有最终定论,我们也无法就此判断王石会从万科出局。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老帅与冠军的心。也许很快就会峰回路转。
不过即使王石出局,也不应是王石遗憾,遗憾的应该是万科的中小股东与数万员工。遗憾的是一直关注中国经济与优秀民族企业成长的普罗大众。
最后,我想说,从最初放弃大股东地位到后来离任总经理、放权郁亮,到最近抵制宝能,王石都是从万科的长远利益出发已经做了一个“造钟者”企业家该做的一切。
他没有输给宝能,没有输给华润,没有输给任何人。如果要输,王石最终输给的只是偶然,还有体制。
面对如此般的王石,我们无权对其再有苛责,唯有祝福。
作者:刘学辉
来源:商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