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9-6-22 10:14:48
我认为是8块,机会成本是你放弃的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2 17:18:42
机会成本是指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到其他用途上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看电影是去消费而不是去挣钱,怎么能算收入呢?没有人因为你去看电影给你10元钱,你不去就得不到这10元钱。如果你利用自习的时间可以去做家教,能挣10元钱,则上自习的机会成本是10元。
3楼所谓免费门票的例子与lz的题目不同,另当别论。单就lz的题目来看,上自习的机会成本决不是10元,更不能是8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23:47:13
我认为是10元,依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对机会成本的定义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b]上自习仅使用了时间这种要素(是稀缺的)2元不见得是稀缺的且金钱不是上自习要的生产要素,时间在看电影中的最高收入是10元,定义中最高收入也没说净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5 12:22:59
有点混淆人哦,看来机会成本很多人还是不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5 13:18:55
水青衣 发表于 2009-6-6 12:14
举个例子,假设你赢了一张美国大歌星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Clapton)今晚演唱会的免费门票。注意,你不能转售。可另一美国大歌星鲍勃·迪伦(BobDylan)今晚也在开演唱会,你也很想去。迪伦的演唱会票价为40美元。当然,你别的时候去看他的演出也行,但你的心理承受价格是50美元。换言之,要是迪伦的票价高过50美元,你就情愿不看了,哪怕你没别的事要做。除此之外,看两人的演出并无其他成本。试问,你去看克莱普顿演唱会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去看克莱普顿的演唱会,惟一必须牺牲的事情就是去看迪伦的演唱会。不去看迪伦的演唱会,你会错失对你来说价值50美元的表演,但同时,你也省下了买迪伦演唱会票所需支付的40美元。所以,不去看迪伦演唱会,你放弃的价值是50-40=10(美元)。如果你觉得看克莱普顿的演唱会至少值10美元,那你就应该去看;要不然,就去看迪伦的演唱会。   按一般的看法,机会成本是经济学概论课上要介绍的两大(或三大)重点概念之一。但根据我们现在手边的可靠证据,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掌握这个概念。最近,经济学家保罗·费雷罗(PaulFerraro)和劳拉·泰勒(LauraTaylor)向几组学生提出了上述克莱普顿/迪伦问题,看看他们能否做出正确回答。他们出的是选择题,只有4个答案:   a.0美元   b.10美元   c.40美元   d.50美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6 12:20:19编辑过]

这是《牛奶可乐经济学》里的题目吧,当时我就做对了。
关于机会成本,我也发过一些帖子,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454311-1-1.html并写过一篇粗俗的博客,(也没写完)http://www.pinggu.name/space-857679-do-blog-id-11874.html
我认为此例消费者中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机会成本就是多少。问题是消费者剩余真的是8元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5 14:24:37
个人认为 买了票 不去的话 是10元 没买票的话就是8元。。。。。
顺道说下 8元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剩余。。。我的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5 15:01:41
应该是10元,因为,从机会成本的概念角度出来,它就是指选择A而失去选择B的机会,B的价值,就是A 的机会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8 09:21:35
这个问题没必要较真在机会成本怎么计算上,其实8元和10元的思路都有合理性,8元的计算是将票价当成成本,计算看电影的净收益自然要减去,机会成本此时比较的是净收益。10元的结果是不考虑决策的成本,直接看收益,其实反过来看,2元的成本可以看成自习的收益,此时机会成本比较的是总(毛)收益。我们更应关心的是经济人应该如何决策,比较净收益与总(毛)收益两种方法都能帮助做出理性决策,不过比较净收益更容易操作些。当然,有的还区分有没有事先购票,考虑沉没成本的问题,这时的机会成本计算就比较简单了,2元直接不考虑。
比较TR1-TC1和TR2-TC2 的大小, 或者 TRI+TC2与TR2+TC1的大小   其实是等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8 20:50:00
我严重同意楼上的观点
机会成本在引入的时候考虑的是如何用既定资源实现最大产出
而这里既定资源已经作为沉没成本
既有c1=c2=0,所以很简单,直接比较b1-b2就可以了
然而,在其他时候,机会成本其实就产生了两种算法,即所谓的b1-c1和b2+c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8 21:00:20
66# aserone 买了票就完全不一样了,2元是沉没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9 23:35:35
毫无疑问 是10元
机会成本指的是你放弃的产品的价值
什么是价值呢?并不是价格,2元是经市场作用后(打折后)的价格,10元才是电影票的价值
我觉得这个价值就是最终价值,如同GDP中,最终价值的理解,不是买到的,是产出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07:50:53
让我来把题目改一下:
今晚可去看球赛也可去看电影;球赛和电影值都10元,然而电影的票价要2元,球赛的票价要9元,试问看球赛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认为是10元的观点,想必此刻一定认定看球赛的机会成本是10元,看电影的机会成本也是10元。
笑话!这样对你来说看哪个都无所谓。
我上小学的小弟都知道去看电影划算。[color=Red][b]colo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1:31:45
楼上,你这个理解实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2 08:37:31
是两元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3 09:55:23
[biggrin][biggri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3 17:31:54
dounaiman 发表于 2009-7-20 07:50
让我来把题目改一下:
今晚可去看球赛也可去看电影;球赛和电影值都10元,然而电影的票价要2元,球赛的票价要9元,试问看球赛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认为是10元的观点,想必此刻一定认定看球赛的机会成本是10元,看电影的机会成本也是10元。
笑话!这样对你来说看哪个都无所谓。
我上小学的小弟都知道去看电影划算。color]

豁然开朗,这个类比实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4 17:48:12
明显8块啊  机会成本是放弃掉的收益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4 23:03:41
根本用不着讨论啊。。。
必然是8么~
首先可以想,经济学里为什么要因为机会成本?是理性人的决策需要吧
那把这题目的问题改一下,如果电影在你心中值10,票价100,而自习值8
如果不考虑付出的票价(原题里是2,这里假设是100),那就应该去看电影,而不是自习(因为8<10)
可是看电影是亏的,亏多少呢?亏10-100=-90!而上自习是赚的!

试问,如果按照不考虑票价的机会,那你在北京读书,就不应该上自习,应该天天去看大牌演唱会!(一晚上自习的收益应该会小于一场大牌明星演唱会在你心中的收益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4 23:51:23
写的很好,我要思考一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8:01:48
我觉得是10块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1:37:36
哈哈,大家在这里讨论这道问题,而不去做其他事,它的机会成本又是多少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9:18:01
肯定是十元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22:59:40
哎,有人是必然是8,有人说一定是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07:35:21
讨论的很激烈嘛,个人认为是10元,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的概念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8:18:32
10元
不管票价是2元,100元还是100W元,机会成本都是10元,跟票价没关
因为机会成本是同样的资本所能换来的最高效用,那么在这里就是牺牲了看电影的时间去上自习,这部分时间带来的最高价值,就是电影的价值,而电影的价值是10元,票价是没有意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8:20:05
其实你讨论这个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机会成本更深的应用主要表现为相对概念,这种绝对的机会成本是多少,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22:10:13
明显是10块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09:58:36
2元是沉没成本
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10:09:06
这么说吧,如果你认为去看了是8的收益,那么你去自习,就应该是-2的收益(因为你票的钱是损失了)
这样比较,差异仍旧是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19:24:24
我很不解,居然这么多人不理解机会成本这一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
答案很明显,如果决策是买票以后再做的,买票的成本已经沉淀,机会成本为10元大家基本都没意见。而如果决策是买票之前做的,很多坛友就糊涂了:那两元钱票价到底该不该扣除?
显然的,买票的成本应该扣除,我从两个方面说明:
1、买票(付出两元钱)是有机会成本的。它的机会成本就是票价两元钱,因为如果不买票,等自习完后还会剩下这两元钱,如果买票,等看完电影就没有这两元钱了——买票放弃了未来的两元钱;
2、买票付出的多少影响着决策。原题虽然没有给出自习的收入、成本等信息,但自习的得益是一定的,也就是说买票要花多少钱是会影响理性消费者决策的——花得多就会倾向于选择自习,花得少获得不花就会倾向于选择看电影。
认为答案为10的朋友自然忽略了以上两点,误解了机会成本的意义。那些套用高老《西经》上机会成本概念的坛友没有真正理解其定义中“收入”的前提:“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这里之所以用的是“收入”而非“收益”、“利润”其用意不在于表达机会成本与成本的付出无关,而在于拥有“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的前提。原题中自习没有成本的投入,而看电影需要两元钱的门票投入,故仅将机会成本做收入解是不正确的。
正确答案应为8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