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4888 31
2016-07-11

工匠研究的重大公益性成果,被一个大学及三个校长侵吞

             ——致使现在成果推广遇到困难

    中国数字化烹调技术,是一项中国烹调科学化的基础研究成果,是中餐领域发展的基石,如果说粮食杂交技术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饱饭问题,中国数字化烹调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解决十三亿中国人的做菜、营养、保健的难题。                     

    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刘正顺为此奋斗了近五十年,专于研究数字化烹调技术三十年。在研究中期,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支持和帮助下,历经曲折,通过了原国内贸易部鉴定。刘正顺在成果鉴定后又研究至今。但不幸的是成果完成单位却成为从未参加过任何研究、认证和实践的原黑龙江商学院。及其前后两任三位院长(刘北林、杨铭铎、石长波)变成了没有参与任何研究的研究人员。正因为此,现在成果推广中遇到困难。刘正顺于2014年3月写信向教育部反映这一情况,但至今未有回复。

    刘正顺,江苏省盐城市人,今年72岁,他从65年盐城中学高中毕业下放新洋农场做炊事员开始拼命钻研烹调技术,从谋生手段到专业追求,从炊事员到高级技师,从敬业到创新,为改变中式烹调凭经验模糊操作的落后状况,在未花国家一分钱科研经费的情况下,结合实际工作,不畏艰险,不怕失败,百折不挠,测试、验证了数以万计的烹调数据,通过分析、研究,找规律、建理论,创应用体系。2013年出版了《中国数字化烹调工艺学》和《中国数字化烹调操作技术》两本专著,在实际应用领域建立起饭店、食堂、家庭三大体系。现刘正顺正进行“两堂课,四小时包你学会做家常菜”的公益无偿推广工作中,及成立了“中餐数字化烹调网站”和“中餐数字化微信公众号”用此推广该技术成果,体现了一个大国工匠爱国敬业的品质和业绩,令人敬佩。

    中国烹调数字化的技术理论与应用技术体系的建立,为改变中国烹饪教育和中餐人才培养手段的落后现状,提供了科学的手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提供了途径和方法,以保证中国人民吃得营养健康。为中餐的科学化和节能环保、为推动炊具、衡器的发展等,奠定了基础。将引发中餐领域的一场革命。

    我们目睹了刘正顺的研究过程。我们不仅要为刘正顺的“工匠精神”点赞,更要为他的成果完成单位成为黑龙江商学院和没有参与任何研究的前后三位院长,成为研究人员而不平,对教育部对他的反映没有回复,表示不理解。应还他一个公道,也使利国利民的成果早日服务社会、造福于民。

(注:如有不实之处愿负法律责任)

        

                                    盐城正顺中餐数字化烹调研究所

                                    凌安刚、李华栋、陈洲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58号

                                    联系电话:0515—883213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7-14 22:01:42
为中餐的科学化和节能环保、为推动炊具、衡器的发展等,奠定了基础。将引发中餐领域的一场革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5 13:55:56
《中国食物营养与发展纲要》提出的“我国居民吃什么?吃多少?你知道怎么了解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6 10:01:20
    新型电气化等厨房加热设备的问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使厨房更环保、可节约能源百分之三十左右。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远大的应用前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7 10:39:53
2013年出版了《中国烹调数字化工艺学》和《中国烹调数字化操作技术》两本专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8 14:37:35
使烹调技术从技艺走进科学,从模糊走进直观,使其易教易学,做到一看就懂,一学即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