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计生又如何?
李俊
一直以来,计生部门总是强调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因此计生工作不能放松。计生指标成为一票否决制,也就是地方政府工作做得再好,只要计生出了问题,所有成绩都会否定。所谓的人口爆炸论,完全是子虚乌有。现在,我们先看下面一组数据。
《199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0年全国小学招生达到2063.97万人。
《199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1年全国小学招生2073万人,比上年增加8万人。
《199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2年全国入学人数达到2183.2万人,比上年增加110万人。
《199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3年全国招生数2353.48万人,比上年增加170.28万人。
《199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4年全国小学招生2537.03万人,增加183.55万人。
《199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5年全国小学招生2531.81万人。比上年减少5.12万人。
《199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6年全国小学招生2524.66万人,比上年减少7.15万人。
《199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7年全国小学招生2462.04万人,比上年减少62.62万人。
《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8年全国小学招生2201.38万人,比上年减少260.66万人。
《199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9年全国小学招生2029.53万人,比上年减少171.85万人。
《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全国小学招生1946.47万人,比上年减少83.06万人。
《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全国小学招生1944.21万人,比上年减少2.26万人。
《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全国小学招生1952.80万人,比上年增加8.59万人。
《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全国小学招生1829.39万人,比上年减少123.41万人。
《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小学招生1747.01万人,比上年减少82.38万人。
《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全国小学招生1671.74万人,比上年减少75.27万人。
正常情况下,每个家庭孩子都会入学就读小学的,因此国小学招生就可以反映当年人口出生数量。从数据之中,可以看出从1995年起,全国小学招生人数就不断减少。1994年全国小学招生2537万人,2005年全国小学招生1671.74万人,从而减少900万人。从而可以估计,1998年比1987年出生的人口减少了大约900万。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09年2月26日公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08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亿人。但是在“1980年2月新华社公布的“中国人口百年预测报告”。这个报告是宋健等几位数学家用控制论的方法研究出来的结论。这个报告称,如果按照1979年的人口生育水平延续下去,中国的人口到2000年将达到14亿,2050年将达到40亿。”因此,计生部门就喜欢拿一些不科学的预测来做文章,制造各种恐慌。
其实,现在人口增长过快是不存在的,但是计生部门却喜欢担心真实世界里不存在的东西。实际上,值得我们担心并不是人口增长过快,而是未来一段时间要发生的人口数量下降过快。很多时候,计生部门总是喜欢以先入为主的观点,理所当然认为如果取消计划生育的话,人口一定暴涨,但是这种观点完全站不住脚的。如果出现个别喜欢多生孩子的父母,就认为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对人口问题,从来就没有做过科学论证。总是假设人口是过多的,资源就过少,因此必须控制人口。
随着出生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就会增加。年轻人抚养老年人的压力将增加,年轻人负担将变得非常严重。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了,社会问题将会非常严重的。事实上,很多年轻夫妻,他们并不愿意多生孩子,甚至有一些成为丁克族。从目前情况来看,值得担心并不是人口增长过快,而是人口数量下降带来各种社会问题。汽车在下坡路时,刹车减速还可以理解,但是上坡路还当作下坡路,不仅没有加油,反而继续刹车,这可行吗?
现在,计生成为政府收入,成为官员寻租的机会。只要计生还存在,社会抚养费就继续可以征收。或许,这就是利益在作怪吧。其实,取消计生又如何?我想出生人口也不会猛烈增长,可能刚开始就出现过快增长,但是随着就保持平稳。
2009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