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行业专家预测,未来中国物流技术与装备行业发展速度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中国物流装备市场也逐步成为世界第一的大市场,行业的发展战略机遇期还有8年至10年。在这物流行业“拐点”上,各家企业纷纷亮出底牌。
当亚马逊在全球布局智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无人机、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当京东聚焦无人机送货和自动化物流中心的搭建;当马云宣布加快菜鸟网络布局,打造智能物流骨干节点城市的时候,智慧化物流的大潮已经成为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
近几年,京东物流和菜鸟网络之间的“竞争”备受瞩目,两者实行不同的物流发展路径。京东砸重金自建仓储,高投入给京东带来了更多的用户;而菜鸟专注打造平台,它的物流建设思路是利用社会化资源的协同,联合了其电商平台所能集结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例如顺丰、三通一达、中国邮政等。
而无论是上述哪种路径,都不得忽视的是,中国快递已进入年业务量“200亿件”时代,必须思考和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让海量包裹更快更好地送达到每一个消费者的手中。据菜鸟网络提供的数据显示,以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例,这项直接影响经济体综合实力的指标,发达国家只占8%,而中国目前是16%,具有巨大的下降空间,可见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的必要性。
作为物流的高级版本,智能物流将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以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从整个物流发展轨迹来看,智能物流的发展,应该是从传统配送到集中配送、协同配送、共同配送,最后到智能配送,最终用互联网技术改进传统的运作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在生产与物流中快速普及应用,所有核心环节都将变得更加“智能”。而智能物流能使整个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标志着信息化在整合网络和管控流程中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进入到一个动态的,实时进行选择和控制的管理水平,并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目前,我国物流配送系统虽然跨越了简单送货上门的阶段,但层次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配送,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和推广水平仍然较低,且存在物流企业规模较小且布局散乱、物流信息标准滞后等问题,物流配送的许多环节造成巨大的成本、人力、时间浪费。总体来说,我国智慧物流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运输及仓储信息化低、各物流公司数据分割等仍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