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无论你是亲身经历还是亲眼目睹,无论你是身处灾区还是遥遥关注,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大灾发生后,与生命救助同等重要的是大灾心理危机干预及灾后心理关怀。因此,在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组织了很多心理救援队以及志愿者奔赴灾区,希望对那些由地震灾害造成心理创伤的人给予心理辅导。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渲起一股心理危机援助的热潮。
当然在这股热潮中也确实不乏那些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学专家,因为他们是真的在帮助受灾的人们进行心理援助。我们心理学会的专家在去过灾区进行心理援助后,回来对我们说:“现在的灾区人民最怕的就是心理援助,而且在灾区流行的一句话就是‘防火防盗防心理辅导’”。想想看,心理救援是本着一种援助的目的,去帮助汶川灾民缓解地震灾害给灾民造成的严重心理创伤和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的,可是灾区的反馈却是“防火防盗防心理辅导”,这是多么的让人心痛啊。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一下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同时,专家还与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画面:在救援现场,我们能够看到很多穿着背后印有“心理援助志愿者” T恤的人在你眼前来回的走动,其实这些志愿者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希望能够帮助别人,但是很多志愿者没有经过现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或者是只学到了一些粗浅知识的人,就盲目热心的去帮助别人,而志愿者真正到了现场之后,他们能做的就是帮助救人,做一些体力上力所能及的事情,真正实施心理救援的很少。并且现场还有很多的记者不停的在拍照,尤其是在发现了某一个感人的画面或是某个特写镜头的时候,很多记者就会簇拥上来,或者就是当你在对某个灾民做心理辅导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就冒出一些记者,在一旁不停的拍照,希望能够捕捉到一些画面。心理学专家们当时就非常地想对这些人说:“请你们走开”。试想想看,假如你就是那个亲身体验地震灾后的受害者,面对眼前的灾难却又无能为力,此刻心里是多么的痛苦。而那些穿着背后印有“心理援助...”T恤的志愿者本该是协助心理咨询专家开展心理救援的,但由于其知识有限、没有实际心理咨询经验,而只能帮助那些救援生命的官兵或者是医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他们常常在你的眼前来回走动,且还有一些记者不断对你拍照,希望听你述说灾难发生时的情景,或者是描述你的心理感受,本来心理就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心理援助...”那几个字还不时的在你眼前晃动,本想忘记的痛苦经历又再次地被唤起,脑海里又一次地浮现出灾难发生的经过,使得心理再次受创,那么你又会怎么看待这些所谓想帮助你的人呢?......
看到那些受灾的人们,我们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但是当你想去帮助他人时,尤其是心理辅导,请先想想自己会不会对他造成再次伤害,如果你没有心理辅导的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尽管你也很想去帮助那些受灾的人们,最好你就不要去碰触他,以免对他造成二次伤害。试着从受害人的角度去想,了解他们真正需要帮助的是什么,而不是对他们进行再次伤害......
另外,与大家分享一个小短片,让我们铭记5.12那一难忘的国难日......
剑萧一郎 金钱 +100 好文章 2009-6-11 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