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公司正为大宗商品投资管理等岗位招聘人员,全球大型主权基金也已普遍青睐大宗商品投资;有分析指,大宗商品泡沫可能重现
中投公司为涉足大宗商品市场走出了实质性一步,正在招聘此类专业人才,全球大型主权财富基金也已经或正寻求投资该领域。但也有迹象显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泡沫即将显现。
近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在网站上公布了招聘计划,共涉及11个部门29个方向。其中相对收益投资部有招聘四个方向,包括大宗商品、现金及利率产品、债券分析和股票投资组合管理。招聘截止日期为6月28日。
中投对大宗商品管理方向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六年以上大宗商品投资工作经历,买方经验优先。其部门职责为:负责公开市场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传统投资业务;执行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策略;选聘、管理和考核相关的外部基金管理人;跟踪研究相关市场发展动态;适时制订、变更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
今年4月,中投对投资部门进行职能重组和结构调整,设立相对收益投资部、策略投资部、私募投资部和专项投资部。
今年以来,原油和铜价的价格分别大涨59%和68%,分析师表示,大宗商品市场回暖除原材料上涨外,还因为投资者对大宗商品兴趣升温。近来,数家主权财富基金已有转战大宗商品市场的倾向。
6月1日,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下称淡马锡)出资4.375亿新元(约合3.02亿美元),获得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商Olam国际13.76%的股份。另一方面,淡马锡在逐渐减少金融领域的投资。相关报道称,淡马锡将持有的英国巴克莱(Barclays)股权悉数卖出,亏损8.5亿美元。淡马锡于2007年7月开始进驻巴克莱,先后投资超过1亿英镑(约合1.65亿美元)。
巴林主权财富基金Mumtalakat近日也披露,其正在关注大宗商品与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欧洲与亚洲企业。卡塔尔投资局(QIA)也表示过,其投资重点将由欧美债券股票等资产转向能源和大宗商品。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回升,有超跌反弹的成分,也有实体经济好转的数据支持;但更重要的是,价格上升的支持来自流动性泛滥,和已经由此引起的美元贬值压力和通胀预期。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表示,如果(主要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威力”进一步放大,那么大宗商品的“商品属性”可能再次让位于其“金融属性”,价格再次出现偏离实际价值的“泡沫”可能性就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