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夸张的说法是世界上只有两种无人机,一种是大疆,一种是其他品牌无人机。2015年2月8日,一条“汪峰动用无人机送戒指求婚章子怡”的娱乐新闻将大疆送上头条,随后,大疆无人机浮出水面,正式进入国内大众市场。
数据显示,2012年大疆无人机销售额不到2亿元,到2015年销售额则迅猛增长至64亿元,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超过70%,并且作为深圳乃至中国无人机出口的主力军,其估值也迅速上涨至100亿美元。从无到有的发展成绩,让业界不得不感慨:与其说大疆的发展是站上了无人机的风口,倒不如说是大疆自己创造了这一风口。
不过,当无人机风口到来,新的竞争者涌入,这就让大疆这位老牌无人机巨头尴尬和紧张了,尤其大疆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小米、华为、腾讯等大佬企业时。
在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销量年均增速跌至个位数、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58%的背景下,我国造手机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无论是手机制造商如小米、华为,还是曾对手机感兴趣的互联网公司如腾讯,都已转向新兴硬件领域,无人机是其中的重点。
今年5月,作为跨界者,小米率先拿出无人机产品,一款两千元级别的消费级无人机产品,与大疆的入门级精灵系列无人机产生了正面对抗。除此之外,华为、腾讯也在加速进入,预计很快将有无人机产品问世。
小米、华为、腾讯等公司缺乏无人机研发经验,不过这可以通过招聘专业人才弥补,这类公司也“不差钱”。另外,随着无人机技术门槛与成本进一步降低,新入局者将能以低价产品与大疆竞争,从而迅速收获中低端市场,这是小米、华为等公司进入无人机行业的最大优势。
与之相比,曾在无人机市场大出风采的大疆则遭遇发展瓶颈和竞争压力,亟待转型。大疆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近期向农业无人机、企业级无人机以及无人机培训等领域频繁发力,以图继续在风口下获利。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
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报告》指出,到2025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可迅速上升至750亿元人民币,用作航拍与娱乐的消费级无人机将有300亿元市场,在民用无人机市场表现抢眼;其次是农林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为200亿元;安防无人机市场有150亿元,电力和其他无人机则各占50亿元。
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市场正酝酿爆发,小米、华为等入局正当时。而大疆在保持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优势的同时,向农业无人机和无人机培训等方面继续开拓,同样顺应了无人机市场发展趋势,因为前景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