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80 1
2009-06-15
5月份,银行的新增贷款达6600亿,同时新增贷款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即实体经济贷款占比升高,票据融资占比下降,个人贷款增长较快,这些对银行的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股票市场化上,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回暖,最近银行股的持续涨势则较为引人注目。除去银行股此前被低估的因素外,最为重要的,就是投资者看到了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将在今后数个季度逐渐提高。


今年年初,由于银行净息差的收窄,中国银行业的盈利将在2009年出现显著下滑。而银行净息差收窄主要有三个理由:首先源于去年9月以来央行不对称的降息政策,导致存贷款之间的利差缩小。其次,银行负债方“存款定期化、定期长期化”趋势,使得银行的资金成本相对贷款利率提高了很多。另外,在政府和国有部门主导投资项目融资的情况下,银行贷款投放的议价能力遭到了很大损害,原本多数贷款利率上浮的情况变成了下浮,从而带来的银行资产方资金运用的收益减少。而近期,这三个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从央行的货币政策上来说,由于目前经济的转暖,以及近半年来信贷大规模的投放,央行再度非对称降息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因而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利空性政策因素基本消失。而随着银行存款的结构变化,银行的负债成本将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在经济转好使得企业和居民更倾向于利用手中资金的情况下,银行“存款定期化、定期长期化”的趋势也很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改观,这也将进一步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此外,随着此前大规模信贷投放的效果逐渐在银行收益上显示出来,以及资本市场回暖促使银行中间业务转好,银行资金运用的收益也将有所提高。这些因素,将共同作用于各家银行的成本收益,使得净息差很可能在二季度或三季度见底并逐渐反弹,并推动银行盈利的转好。




在资产质量上,目前看来,虽然经历了经济比较明显的下滑,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的坏账风险并没有大面积出现,那些与外贸出口企业和民间中小企业联系比较紧密的中小银行,会面临着比较大的坏账压力,但总体上,近期银行业不良资产水平仍维持在较低位置。目前国内银行业处于高位的不良资产拨备率,也会为坏账的出现提供了很大的缓冲地带。不过,这一轮银行业在经济低迷期进行大规模信贷投放,其坏账风险很可能在数年之后的经济又一轮调整中才得以完全暴露出来;之所以暴露的时间长达几年,是因为贷款投放主要以基建项目为主,而这些项目运作的时间要长达10年以上。




所以,银行业大规模坏账风险的暴露还是一件比较长远的事情,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让我们享受短期的欢愉。而随着短期内经济转暖的持续以及降息可能性的降低,国内银行业的盈利将以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的水平为谷底,此后将启动一个缓慢提升的进程。从长远看,银行股的投资价值是具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15 19:19:29
的确,二季度银行业整体盈利是提升的~~
不过最近部分银行出现资本充足率下降~~开始融资
银行业一季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所有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虽全部达标,但可比的8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去年底相比集体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 宁波银行下降至14.78%,降幅为8.48%; 中国银行下降至12.34%,降幅为8.12%。而深发展及 浦发银行一季末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53%与8.72%,这已接近监管的“红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