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252 2
2009-06-15
经济研究,2009,3期上有一篇文章写《中国倾向需求与资产替代》作者伍戈,上面有这样几个问题不明白 ,向各位请教:
1.货币的需求函数可以这样表述:M/P=f(Y,R),经简单,其中M是名义货币需求,Y是作为存货来平衡收支,R是投资组合中的一种资产,其中R有四个要素:本币的收益Rd,外币的收益 Rf,dE,货物的收益dP,以及股票的收益dS。将货币的需求函数改写为对数线性函数关系可表示为:
   m-p=u0+u1y+u2Rd+u3Rf+u4dp+u5dS+u6dE ,问题就是,他这样改写的根据是为什么。如果对原函数左右取对的话,那他怎么就确定原来的函数一定是乘积关系?比如C_D生产函数那样,另外,它这里的Rd和Rf都是用的原值,不明白它这样做的根据在哪里?
2.上面的取对 后的线性函数中,U1是y的弹性系数,其它的ui都是半弹性系数,这个是怎么解释的?
3.他以dP表示季度的物价变化,以4dP表示年度的物价变化,这样做合适吗?如果这个指标是利率,并且是单利,是合适的,但如果是复利就不合适了,对于物价变动,这样处理又合适吗?
4.那篇文章中的表3,标准化的调整系数矩阵 α是个什么意思,里面的数据是怎么解释的?希望有看过那篇文章的朋友给解释一下,非常感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16 13:01:47
为什么没有人 回答我的问题呢,是太简单了吗?我相信论坛的高手肯定可以解答我的问题的。答案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2 00:00:32
都这么久了还是没人回答 ,真让人伤心!那就自问自答吧,只解决了13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一个经验函数,也就是说做出来就是这样样子是最合适的,
第三个,这样做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的CPI、是同比的,比方说,1234季度的CPI分别为4%,4.1%,4.1%,3.8%,如果这样的话,一年不可能是16%的通胀率!因此这个不合理的成分非常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