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5373 15
2004-11-23

不知道你发过什么文章?我不认为经济研究这个杂志好原因如下:

1。实证的太多,没有对问题本身进行理论模型的探索,不能推而广之,因此,这些文章不算是理论性的文章。

2。很多做出来的东西在JET,RES,六七十年代就做出来了,经济研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东西用汉语说一次。

3。经济研究在国内是最好的杂志,我不否认,但是比国外的一流杂志差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1-23 15:49:00

不要这样比较吧,有用就是好的。这里差距的问题似乎是个时间问题,不可加以比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23 21:42:00
看来你存心要灌水。想想当年小米加步枪不也逐步强大起来了,如果没有前者,哪有后者?AER,JPE,这些别说对俺们国内学人是高不可攀,对国外大多数学人也是如此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23 22:15:00

我的看法是:

实证分析相对散文似的泛泛而谈是一巨大的进步

有人介绍总比只说马克思理论强

如果经济研究可以和外国的比,中国人也可以那诺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24 10:40:00

实证分析部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N年前国外文献的翻译,当然在理论模型上借用的情况很多,但光是简单的借用也不能说明中国的经济问题, 不能否认有这种简单化的东西,更多的文章还是表现出了中国学者的学术传播和尝试,这是一个好的开端,起码从经济学研究规范方面起了个带头作用,至于内容,那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24 11:32:00
以下是引用bomb在2004-11-23 14:03:27的发言:……1。实证的太多,没有对问题本身进行理论模型的探索,不能推而广之,因此,这些文章不算是理论性的文章。……

理论创新可不是容易的。如果你想运用前人的概念进行自己的“创新”,就是对前人智商的怀疑。当前的理论创新更多的不是阐述自己创新了什么,而是阐述前人为什么没有像自己那样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