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文献求助专区
1365 0
2009-06-16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站在多元化的路口。事实上越来越的企业开始放弃以前的专业化战略,投向多元化的怀抱。这份名单包括:海尔、TCL、美的、联想、五粮液、蓝星等。随着越来越多的旗帜性企业加入多元化的阵营,中国企业在战略上选择传统模型如“不熟不做”渐渐被打破,也屡次冲击企业家的心理底线。多元化战略背后是中国企业长大的梦想。就像TCL集团总裁李东生的那句经典传达了中国企业的一个主流声音:“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
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的日益成熟和饱和,冲入海外大市场从而做大做强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包括海尔、TCL、华为等一批国内企业都在海外市场,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收益颇丰,显然联想不想错失良机,进军海外使联想国际化进而实现联想的多元化就成为一个必由之路。


联想国际化的目标是:“10年以后,公司20%—30%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公司的管理水准达到国际一流公司,具有国际化发展的视野和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和文化。在过去20年间,日本、韩国、台湾的电脑巨头在试图进入美国市场时都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只有索尼和东芝获得了一席之地。显然联想的海外之路也并非坦途。为了实现其国际化的目标,联想以香港为海外销售的基石。2001921日与香港丰泽电器合作,在香港市场推出其首部家用电脑。丰泽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属下的零售业务,代理多个国际级电器及电子品牌。丰泽电器在香港拥有超过50家分店,主导本港的电器市场。

联想电脑意图通过丰泽电器完善的销售网
在短时间内接触到香港庞大的消费群,并且以其为翘板,进入海外市场。应该说联想这一战略构想绝对是拓展海外分销市场理想的第一步。但可惜市场反应却欠佳,合作消息宣布后的一周内,累计超额收益率(股票累计收益率与市场累计平均收益率的差额,CAR)10%下跌至最低的负6% ,原因何在?

不妨先看一下这样一组数据:2002年联想以27.7%的市场份额继续稳住中国PC机市场头把交椅,而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外PC制造商戴尔公司也只有5.8%。但令人遗憾的是,联想当时95%PC产品还是掌控在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仅有区区的5%。这显然是联想国际化道路的一个必须跨越的瓶颈。
其实要知道香港作为以高科技主导的国际城市,家用电脑市场的竞争激烈。当时香港电脑市场占有率以IBM为首,继而为康柏及戴尔。反观联想计算机品牌尚未成熟,其知名度只局限于国内市场,还难以与国际知名品牌如IBM、康柏等相提并论,市场看淡联想国际化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在香港的市场反应不尽如人意,但为了实现自己的国际化,进而把联想打造成一个具有多元化业务和国际竞争力的巨型企业,联想一直在努力.2003428日联想更改了自己沿用了十五年的标识:
联想集团由“Legend”换成“Lenovo”,并将其进行了全球注册。“Le”来自于原先的“Legend”“novo”在拉丁文中则是创新的意思。而联想之所以更改自己的标识是因为在其他国家,
Legend
这个品牌已早被其他公司注册。联想产品如要进入海外市场,就无法使用“Legend”这一标识进行销售及市场推广。而如果联想在各国的品牌都不能统一,自然难以谈得上拓展国际化业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