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和股票的市场的现状,大家都是知道的,也都有些迷茫;何时能够真正走出让大家高兴的“牛”行情,更多的人是在困惑中幻想。个人预计:股市和房市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都将处于“伤疤”的状态,有外部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自己惹的祸:
在两个市场火爆的时期,“暴利”吸引来了很多的民间资本,同时也应该看到它吸引了大量的产业资本,那些本该扩大再生产、改善产业结构的“白”钱,昂首挺进了这个“乌黑”的领域。这或许就是目前两个市场太多困惑的根源吧。
这些产业资本在“入市”后,面临的情况是有资源没技术,为人所知的是这个时期兴起的私募基金帮了它们;不为人所知的是很多钱在自己蛮干或者是被操纵。市场好的时候这些产业资本“理所应当”的拿走了利润,买单的是套牢(割肉)的投资者以及买房的人。找个现实论证一下:
经过房价牛市之后,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与房地产沾边,且不管原先它们是放马的还是喂猪的;非上市公司的情况更为严重,因为没有披露义务,其背后的勾当很多不为人所知、现实十分的严重。全民皆股是否正确暂不去商榷,当参与盖房子的人比买房子的人都多时,就是严格意义上的不正常了。
几乎与此同时,股市里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之所以没有几个企业勇于承认自己炒股了,是因为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一直中国银行业的大忌,谁也不会找这个麻烦、更不会主动给财神爷——贷款银行找不痛快,例外的是一些上市公司和名称怪异的投资公司,它们造就了一个非常时髦的词语“交叉持股”,原因在于有些上市公司是银行的“爷”,所以不怕;而那些投资公司,连它“爹”都不知道是谁,又怎么去追究呢?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敢跳出来说自己炒股的要么“有的是自有资金”、要么“压根没有贷款或者压根就不知道它的钱从哪里来”。
现实!现实,真的就象表面那样简单吗?在房市和股市中的产业资本有多少?追根寻源,银行贷款又有多少呢?
这些产业资本在赚钱后会怎么样呢,连想都不用想,它们会接着干下去,甚至发生更多的挪用,变本加厉的打压基础产业而更为狂热的鼓噪有中国特色的“虚拟”经济。
这就是:当违法成本低廉而违法收益巨大时,守法是无知、而违法就是智慧!
也可以说:吃了腥的猫是不可能自律下去的,直接用物种的原理来解释好了,无需任何的经济术语。
可怕的还在后面,现在为什么地方政府比房地产企业更担忧房价啊?是因为房价中的大部分的土地成本转换成的收益是归地方政府的,那是真金白银的财政收入、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早就习惯于和政府打交道的企业们,会不会错过这个“共同富裕”的机会呢?用脚后跟想想就能明白,它们会更大范围的合作、更深层次的打着扩大生产、解决就业、增加GDP的旗号,取得廉价土地,直接盖房或者置换土地,俨然“生产”变成了一块遮羞布、卖狗肉用的羊头幌子!大家就此都变成了地产商、投机客,看啊:
伟大的股票市场、伟大的房地产市场,它继承了恶性投机的光荣传统,权利、金钱、炒作在这一刻被灵魂附体,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一个人······
让它们赚钱是危险的,但是让它们赔钱是更危险的,因为一旦套牢或损失,它们就会再挪用其他的钱来补窟窿,甚至抽走正常生产的最后一根稻草。好的时候,这些企业有爹有妈有孝顺,自然就有温情的呵护;出了事就是疯狗一条,所有人都盼着它早死早滚蛋。正是因为之前的这种勾结和相互利用,在房市和股市崩溃之后就会带来很多地方实体经济的崩塌。也许这就是目前房价低迷,股市半死不活的根本原因吧!
我猜测:高层或许并没有找到对症的良药,把市场做好吧,这些企业会继续“狗改不了吃屎”;把市场打下去吧,恐怕就会有更多“孩子”饿死街头。
这些分析和猜测可能是言过其实,或许太过忧虑,也许非常的偏激,究竟是什么情况也许只有“天”知道。我想这时候还是多一些耐心再等等吧,因此不建议周围的朋友用太高的热情去买房和做股票。
欢迎大家下载阅读理财电子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