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一下,人大现在为什么不能放超链接了,太影响排版了)
作者:
shanglv.deng 原文链接:宏观因子择时策略
思路整理
- 筛选对于市场波动有一定预测能力的指标,备选:
- 实体经济指标:PMI(采购经理人指数)
- 物价水平指标:CPI(消费者价格指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
- 货币财政指标:M1(狭义货币量)、M2(广义货币量)
- 选取样本期间进行模型训练,得出市场回报预测模型;
- 在之后的期间利用所得模型预测市场收益,大于一定门槛值则持有沪深300ETF,否则空仓。
所用模型
Rt=β0+β1PMIt−1+β2CPIt−2+β3PPIt−2+β4M1MOYt−2+β5M2MOYt−2
- 参数从左至右分别为:t月股指收益率、t−1月PMI、t−2月CPI(增长率)、t−2月PPI(增长率)、t−2月M1同比增长率、t−2月M2同比增长率;
- 滞后期选择是根据数据的获得时间,PMI数据在每月月初公布,而其他宏观数据在每月月中公布。如在8月1日希望预测8月股指回报,能够获取的数据是7月的PMI数据和8月的CPI、PPI、M1、M2
实盘验证:
选一只上市时间长的ETF(160706)测试择时效果:
用到的宏观数据指标是:
接下来获取每月指数行情数据,数据组合与处理(点击查看原文代码https://uqer.io/mom/home/?source&xue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