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782 30
2016-08-03
作者:Marxist Von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109342/answer/991674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马克思主义传统上分三大块,我只说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几个最大的命题,价值规律、转形问题、利润率下降规律、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工资理论,如此这般





都TM有正经的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啊做过实证分析啊,你们在这里讨论来讨论去,不能看看书看看论文啊,怎么就不能证伪了啊?
你让我们这些搞政治经济学实证方法研究的人怎么看你们啊?!
啊?!
要不要我给你们列列参考文献啊?!
啊?!


-----------------------------------------------------------------
你们让我列,我就列咯,顺带提一句评论区里说我列不出来就是狗的那位,别太难过了,您的有友善度我还是给您留着呢~~


其实吧,文献一大堆,但是呢,政治经济学有个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期刊,自己的出版社,大多数文献都是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然而,我要是列这些期刊,那些嚼舌根的烂人又会说,“这个期刊我怎么没听过啊”这类的来秀个下限,所以我这里压缩篇幅,只列几篇经济学期刊中所有圈子里都认可的主流期刊上的文章,或者干脆更极端一点自然科学的期刊,这样防止有人来没事找事。当然,这意味着没办法反应政治经济学实证的全貌。如果有机会或者有人关注的话,我会列一个所有专题的文献,毕竟我在将来可能要开一门这样的课,但是在这个是非之地,我就只列一点点,请各位见谅。

价值价格理论、利润率问题和剥削理论方面:
Morishima, Michio. "Marx''s Economics: A Dual Theory of Value and Growth." Cambridge Univ Pr (1973). 森岛大神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我赖以混饭吃的基础。

M. Morishima, and F. Seton. "Aggregation in Leontief Matrices and the Labour Theory of Value." Econometrica 29.2(1961):e61–e62.
Ochoa, Eduardo M. "Values, prices, and wage–profit curves in the US economy."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3.3(1989):413-29.
Wolff E N. The Rate of Surplus Value, the Organic Composition, and the General Rate of Profit in the U.S. Economy, 1947-67.[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9, 69(3):329-41.
Wolff, Edward N. "The Rate of Surplus Value in Puerto Rico.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3.5(1975):935-49.
这些是讨论价值、生产价格、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实证方法的,都有初步的实证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方面:
Bowles S. Warriors, levelers, and the role of conflict in human social evolution.[J]. Science, 2012, 336(6083):876-879.
Bowles S, Gintis H. Behavioural science: homo reciprocans[J]. Nature, 2002, 415(6868): 125-128.
这两篇文章从文章风格上看不出来马克思主义的痕迹,但是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背景,Bowles和Gintis两个人原来都是很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风云一时,但是苏东巨变之后,不怎么发表单独有关政治经济学的文章,而是讨论一种“统一的社会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行为,但是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他们的人类行为研究主要其实就是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对不对的,主要就是生产方式以何种途径影响了人的行为,基本上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路,这些研究也广泛的被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和经济学者引用。人家文章都上nature和science了,不能实证总不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8-3 21:33:42
匿名用户
112 人赞同
于是我还是忍不住的来正经吐槽了...为什么柏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很难证伪?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很难证伪?为什么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和道义论很难证伪?为什么尼采的视角主义很难证伪?为什么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很难证伪?
……
因为它们是哲学理论啊亲们!因为它们的presuppositions一个个都很难证伪甚至无法证伪啊!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啊!我给你们的分析都要跪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3 21:36:23
隆晓斐
像古人讲的: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
32 人赞同
所有基于文本的回答我看了都很感动。但我觉得诸君没有抓住本质,没弄清波普尔黑的是什么。纯粹的思辨性讨论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政治哲学作为波普尔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容易被忽略,而证伪主义科学哲学只是其思想的认识基础。

波普尔黑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政治实践的指导。他反对的是所谓的“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波人不管社会实践中出现了多少与理论相悖的事实,仍然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辩解。这也就变成了“你怎么说都对”。

波普尔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决定论,这将导致对社会实践做出整体的和长远的计划安排。这黑的是纳粹模式、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弊端,与他早年的经历有关。但他所倡导的“渐进社会工程”理念,主张一种在不断尝试中修正错误的社会演进模式,而不是天才的顶层设计。

说到底,他的政治哲学思想是有时间维度的。他不相信宏大虚叙事的指导,不相信历史的进程,而是着眼当下。用人话讲就是,他希望一项政策的实施是可以有确切的决定性的利弊分析可以拿出来探讨,最终做出当下看来最理性的抉择。而不是浪漫主义地相信历史的进程,相信某一代人必须为建设某种主义而做出必须的牺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3 21:37:58
于水牛
经济学、哲学双学士 摄影 户外
56 人赞同
终于看到其他答案了批评的过千的答案了。补充几点针作为对1000+高票答案的回应。高票回答的最大问题,在于所有回应的点都是普遍适用所有哲学体系的,没有特异性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先,马克思的辩证法不是所谓的两头堵,具体的创造性有其他高票答案解释得很清楚,让我也更深入理解了辩证法的意义。给人两头堵的感觉是任何一部大型的描绘社会的著述都无法避免的。美国近些年有学者认为,任何事件对立的两个方面都能从《圣经》这样的大书中找到支持。第二,答主所说的抗拒证伪机制,是任何社会制度的通病。每一种制度按着设计都是好的,到了实践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理想状态中君主制是最好的,民主制是最不坏的。即,如果有开明君主领导,君主制是高效而直接的,但是一旦出现了昏君,或是解决不好继承问题君主制导致的后果也最严重。民主制是低效率的,因为政治决议要经过利益各方无休止的争论,但正是这样的摇摆让它永远不会太坏。最后,说一个理论是“科学”和这个理论是“科学的”是两个概念。本身不在科学范畴内的理论,也可以是科学的。比如,可以说通过投票选班长是科学的方法,因为这其中体现了公平性、给大家竞争的机会、而且简单可行。但是这种方式显然不能称为是科学。
~~~~~~~下面是原来的答案~~~~~~~
请题主试着证伪民主、自由、美国精神、理性主义。别拿科学的标准衡量哲学。别带着对马哲的天然敌意来看待他。中国公共课堂上的马哲知识确实有荒谬和逻辑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这些都是中国的马哲学者搞出来的,题主去读读马恩的原著,马恩才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幼稚呢。不要以为了解了点波普尔就要视之为金科玉律。

题主还犯了混淆科学精神和科学主义的毛病。科学精神是按着科学的方式处理科学问题。科学主义是凡是都要找到科学根据来指导。就好比题主爱慕一个优秀的异性,答主通过了解对方的喜好来增加交流的机会,这是科学的精神。如果答主想要找一个公式来决定爱慕谁,然后再来衡量投入产出来决定自己怎样追求,这就是科学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3 21:39:48
哲学本科吭哧中~☆
157 人赞同
高票答案对马哲的理解是错的,朋友们,是错的。(本答案纠错+答题。)

虽然昨天我还信誓旦旦地对自己说我不答充满硝烟的问题,但是看着马克思大大这样被人黑我的心好痛。诸位难道真的觉得他辛辛苦苦搞出个辩证唯物主义就是为了不被人驳倒?他对经济、政治和哲学的态度严肃而认真,他的理论即使不被人理解,也不应当被人误解。

回到原题“为什么很难证伪马克思主义理论?”。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会有两种反应,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第一种。

A. 凡可证伪的都是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科学。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被证伪。

有这种反应也许是因为Popper关于科学的理论在知乎上比较泛滥,很多没有哲学基础的人都想当然地把这句话当作真理。(谢谢你给我们Philosopher争气,大大。)这条路乍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我们转念一想,为什么没人上知乎来问“为何量子物理很难证伪”呢?这说明提问者对“证伪”的理解并不是Popper所说的Falsification或Deductive testing,而是社科或哲学层面上的证伪。

先从社科层面举例,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之所以对Self esteem有如此大的执念,是因为他们生来就恐惧死亡。如果有人来知乎提问为何这个理论很难证伪,感觉就比来问为何量子物理很难证伪更有道理嘛。再从哲学角度举例,Hobbes认为所有政体的本质都是Social contract。如果有人来问为何这个理论很难证伪,大部分人的回答都会是没有历史证据、人的本质很难讲之类的,而不是Hobbesian philosophy不是科学。

B.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的回答应从马哲本身入手。

首先是Confession:我并未精读过马克思或黑格尔,对前者的理解来自《共产党宣言》、我的十分靠谱的教授、和各种十分靠谱的Secondary text。我可以保证对马哲描述的正确,但不保证这是对问题最有力或唯一的答案。

我认为马哲之所以难以证伪,不在于其辩证主义,而在于其唯物主义。简单来说,他认为社会的本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比如是手工生产还是工厂大规模生产),社会进步的本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进步。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决定了特定的社会关系(比如拥有工厂的资本家v.s.无产阶级劳动者)。以上两个因素是社会的根本,而所有的哲学、法律、意识形态等非经济的因素都是基于以上产生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仅如此,马克思认为这些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架构往往是因为拥有社会地位的阶层想要巩固并保有其地位,这个很容易理解,政教合一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说到这里答案应该很明显了。马克思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是扭曲的,受到了由生产决定的社会关系的影响。因此,政哲本身就不可信,只有生产工具和社会关系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所写著作也多与经济有关。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难以证伪——在这里证伪并不取Falsification的意思——是因为其理论本身就是对哲学的否定。用哲学来否定一个不信任哲学的理论自然是困难的,毕竟人家系统内自洽,要否定马克思对哲学的不信任和否定马哲是同一回事。

那辩证主义说的是什么呢?

开篇我就提出高票答案对马哲的理解是错的,所以我想再补充一些对马哲辩证主义的解释。我一直觉得辩证主义这个翻译有点糟糕,大家对“辩”的理解往往是往黑了说也行往白了说也行,但辩证主义(不论是否是马哲)并不是这样。

简单来说,辩证主义的本质是整体中蕴含的冲突。不同思想家,例如黑格尔和马克思,可以同为辩证主义者,但他们对于冲突力量的理解不同。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上有两组冲突的力量。第一组是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现有的社会关系已经不再能支撑生产力了。第二组是社会关系两端(即受压迫的阶层和施加压迫的阶层)之间的冲突,比如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劳动者的剥削。

当两组冲突达到顶点,社会变革将会发生。成功的社会变革结束于受压迫阶层的胜利,社会再次变为整体,然后整体之内又会产生新的两组矛盾。——这就是为什么辩证主义是整体中蕴含的冲突,一个整体的本质就是不稳定的,灭亡的原因蕴藏在自身之中。马克思认为只有整个社会都是无产阶级时,新的矛盾才会不再产生(届时生产工具将不为任何人所有),所以他坚信历史的走向是无产阶级的胜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3 21:49:21
二狗宝宝
可爱又迷人的相对主义
350 人赞同
这个问题天天出现在我的首页。。。我来说说波普尔和马克思这两个【完全在两个次元】的东西

如果按照@constK说的,“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抗拒证伪性,那【任何东西】都是抗拒证伪性的。

打个比方,我说万有引力是错的,因为一张纸下落就是比石头慢。这时候科学家走过来了,说,哎不对不对,你不理解万有引力。那我是不是可以说,看吧,万有引力不科学,有抗拒证伪性???

这是baby logic不过关啊

这么看来,constK所谓的“抗拒证伪性”本身才是抗拒证伪的流氓信仰。

任何东西,都是要理解了,才有基本的能力去说它是对的还是错的。

马克思主义最大的问题是把“辩证法”落实到社会实践上这一与现实不符的理想。所谓“辩证法”,也就是“辩证逻辑”,并不是把正的和反的都说了,“辩证法”的由来要从斯宾诺莎开始说起。

启蒙时期的哲学家发现,任何一个句子都隐含【排外】的因素。打个比方,我说【我在吃苹果】,这个句子本身就否认了【我不在吃苹果】。【他很帅】否认了【他很丑】,【红色的】否认了【蓝色的】,【绿色的】等等。

斯宾诺莎说,"every determination is a negation",也就是说,任何的【论断】都是在否认【它者(otherness)】。我说【这根笔是红色的】,我就否认了【它是蓝色的】。

这个方法后来被黑格尔充分利用在【历史设计决定论(historical teleological determinism)】中。黑格尔是辩证逻辑真正的起源,没有黑格尔就没有马克思,且马克思在很大可能上曲解了黑格尔的意思。所以我们多说说黑格尔以及可能是最复杂的辩证逻辑。

我们说到了斯宾诺莎关于【否认】的概念。不过斯宾诺莎式的【否认】是一个静态概念。就和数学一样,斯宾诺莎的【否认】是适用于一个句子/一个论断/一个公式的,而黑格尔研究的是历史/事件这样在时间上的动态过程。

举个例子,两个原始部落开始打仗,其中一方赢了,占据了更多的资源。这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黑格尔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把这个过程看作了一个【整体】(很重要!),把【否认】的概念运用到了这个事件上。既然二者打仗是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一定高于且包含1. 这两个部落 2. 打仗这件事。

那么这个更高的东西,这个【整体】是什么呢?是历史!历史!历史!(这个也是影响马克思最深的东西)

这时候,【否认】的概念就可以被运用了:【历史】在通过一个又一个【事件】不停去【否认自己】,向更高的地方走去。这样说可能有些模糊,我们来做个比喻。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青年,这个过程就是这个人的【自我否认】;通过对自己【孩童性】的否认,孩子拥有了【青年性】。一个人成年了,依然不否认【孩童性】,依然behave like a child,我们不叫他成年人,而是叫巨婴。

历史也是同理;通过【自我否认】,历史也在向更高阶段成长。其体现就是【内在的矛盾性】。两个部落为了资源而战,这就是两个部落之间的矛盾,同时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个矛盾也就是【历史】内在的【自我矛盾】,解决它的办法就是其中一方胜利,历史这个【整体】成功达成【自我否认】,迈向更高的台阶。

这,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辩证法的起源。当然黑格尔的体系远比这个庞大得多,包括历史既【绝对精神】,主奴关系,历史最初的【纯潜力】和最后的【绝对精神】的【完全体现】等等。

但是辩证法的核心,就是把两个矛盾的【个体】以及之间的【关系】当作一个更高的【整体】的【自我否认】的一部分。这里根本不存在constK所谓的,把“正反全说了”,因为这是一个更高的整体的内在过程,而不是两个单独的个体。

马克思的辩证法基本上完全来源于黑格尔,只不过他把【绝对精神】换成了【物质】,把【绝对精神】的自我成长看作了阶级斗争,把【绝对精神】的完全体现换成了共产主义。

所以,辩证法根本就是一个看待动态过程的角度和方法,绝对不是说两个静态的,相互矛盾的概念都是对的。constK对于辩证法的理解停留在十分低级的阶段,只看到了对立的事物没有看到更高的【整体】。

关于可证伪性?第一点,波普尔这里说的【科学】是empirical science,是物理化学生物这种东西,是只采取【分析逻辑】(并且以感官作为证据)而不采取【辩证逻辑】的东西,是对于静态事件的研究而不是动态的概念。黑格尔和马克思可以完全接受波普尔的说法,因为analytical logic的合理性二人都没有否认,只强调了它的局限性(它正确但对自己的工作不重要)。但是二者的哲学运用的是dialectic logic,也就是辩证逻辑,和科学根本是两个次元的东西。

难道辩证法就是永远正确的?也不然,但是反驳辩证法根本就不是从毫无关联的【可证伪性】入手,而是从更根基的地方入手。具体解释起来太麻烦,可以看看克尔凯郭尔和尼采是怎样把黑格尔的系统打包丢出窗外的,基本采取的方式都是从根基上,从【理性】是什么来入手。

为什么说辩证法难以反驳?很简单啊,你没有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水平和雄心罢了。你连你的哲学老师都辩不过,你以为找黑格尔的茬就很容易?反驳辩证法,那势必就要建立起来一个更合理的体系,就要从根基入手。

所以说,辩证法和可证伪性根本上是两个次元的东西,我实在不明白那个答案哪来的1000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