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组概念需要分清,然后我们再来回答问题。:)
一组概念是供给和需求,另一组是均衡时的供给和需求量。前者是曲线,给出的是价格与供给量/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说供给增加了,即在同样的价格下,供给量增加了,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而需求增加了,则对应于向右移动的需求曲线。
后者则是市场达到平衡时,供给的数量和需求的数量。因为是平衡点,所以两者相等,价格也相同。
现在来看楼主的问题:寒假和暑假时,劳动力的供需。劳动力的供给是增加了,经济学上的解释为,假期中学生的空闲时间增多,换句话说他们时间的机会成本降低(因为不用上课),因而在同样的工资水平下,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服务。所以供给量增加了。
劳动力的需求呢?我倒不觉得有很重要的变化,除非你认为学生的消费能力提高了(因为打工赚到了钱),对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提高了,因而也提高了对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人员的需求。但是这一点比较牵强,比如在假期中,至少学生对老师授课的需求就不容置疑地减少了。
所以我猜测哈,楼主想说的是,寒暑假里劳动力的供给需求均衡量增加了。这一点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如下:劳动力供给增加,劳动力需求不变(暂定),则劳动力的供给需求均衡量增加,而且供给需求均衡价格降低。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