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消费】从数据看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较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稳中趋旺,消费结构升级活动开始显现。虽然理论上说"随着经济衰退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消费力会在维持相对稳定中继续缓慢下滑".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在随着政策主导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活动的展开,通过消费结构升级而扩大消费需求量。
    第二,【投资】从数据看第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增长明显加快。就去年4万亿投资计划而言,按理论上计算(支出乘数 mpc>1)会增加8万亿以上的GDP,再加上4万亿拉动的民间资金,保守点估计会增加20万亿以上的GDP。至于有报道“中央巨额投资已经下去,地方根本无力配套”请看铁道部的数据:2008年,全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300亿元以上,同比增加1500亿元以上,增长86%,2008年全年新开工项目80多个,其中11月9日,南宁至广州铁路开工;11月8日,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开工;11月4日,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开工;10月份,北京到石家庄,今年京沪高速铁路于4月18日全线开工,石家庄到武汉客运专线也相继开工…… 
   第三,【出口】降幅收窄。第一季度外贸出口同比下降19.7%,降幅较上年第四季度进一步加大。但1至2月份出口和3月份出口的同比降幅分别为21.1%和17.1%。从数据分析美国经济应该在年底触底,预计会从明年开始复苏,加上政策性的出口退税扩大的刺激,外贸出口会逐渐回暖。
  并且按现在情况来看,经济不仅没有通涨还出现了通缩。
  从经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1.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8.6%(高耗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1%。所以资源性物资对国内经济影响,并不是想像的那么严重。经济危机后需求锐减,造成生产企业对资源物资需求的减少。再加上最近几个月政府利用贷款换石油等方式,抢占的资源也会缓解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
  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也不可能会出现滞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