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6-8-11 01:35:18
xwu622 发表于 2016-8-8 10:11
“可惜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看到经济学界能有新的方法, 解决目前的经济困境. ”
   ---------------
英国的退欧, 法国的恐怖袭击, 土耳其的政变, 美国的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总统竞选, 这些事件表明了欧美这两个世界经济主体的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差(一个例子就是现在美国中产阶级的人均收入还不如1960年代的水平). 底层和中产阶级对他们ZF近30年的政策尤其是一向鼓吹的全球化会给这些国家人民带来经济上的受益越来越持怀疑态度, 人们开始偏向支持民粹主义, 反对全球化.  

另外一方面, 金融危机之后的8年各国央行往经济系统中注入了天量的流动性,还是不足以刺激全球经济走出低增长, 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已经实用负利率这一方法 (美联储目前还没有使用负利率,不过名义利率一直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 这在08年以前是不可思议的. 而央行最近纷纷发出声音, 指出不能光靠央行的货币政策去提振经济, 还需要ZF的财政政策. 这反应了央行已经没有太多的办法去提振经济. 欧美日ZF在财政政策上能做到什么程度, 目前尚不可知, 不过考虑到这些ZF的巨额债务, 他们所能作为有限. 一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法提振全球经济, 民粹主义抬头, 那么我们很可能会面临下一次经济危机甚至更差.

最近的欧美经济学界很热闹, 非主流宏观经济学(包括Keynesian, post-Keynesian, 等等)逐渐的回归, 主流宏观也在寻找新的理论突破, 双方都在试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做出理论描述, 给出政策上的推荐. 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 可以说这一切还是to be continue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1 11:39:18
xwu622 发表于 2016-8-11 00:35
当前ZF的经济政策正是避免“大跃进式的乱投资刺激强行需求”。李多次讲不搞“大水漫灌”。正如22楼转贴的 ...
2015年不足一年的时间内的数次降息降准可以定义为紧缩?2月4日:降准0.5个百分点  3月1日:降息0.25个百分点  4月20日:降准1个百分点  5月11日:对称降息0.25个百分点  6月28日:降息0.25个百分点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  8月26日:降息0.25个百分点降准0.25个百分点  10月24日:降准0.5个百分点 降息0.25个百分点   
学术观点存在争议这很正常,但我们首先都应该尊重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1 11:56:32
xwu622 发表于 2016-8-11 00:22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缺陷的。你用“有缺陷”来否定弥补能力是说不通的。

ZF和市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 ...
四万亿刺激计划造成的过剩产能需要多少年才能消化掉?市场出现过剩资本会顺应市场需求适时淘汰掉落后的过剩的产能,而ZF不管市场是否有需求强行的上马一些供给过剩的项目,这与单纯的市场竞争是两回事。至少资本不会明明看着市场饱和过剩还继续投资。适度的失业率其实对经济来说是好事,企业因为竞争压力而搞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劳动力市场也需要竞争,存在竞争压力人们才会想法设法的提升自身技能以求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来源于企业,更来源于企业和社会中的人。术业有专攻,ZF还是应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让不懂做生意的政客搞经济这是不务正业。得不到有效监督的ZF权力过大 将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权力寻租,这也是不利于社会平衡的一大弊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1 11:56:40
xwu622 发表于 2016-8-11 00:22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缺陷的。你用“有缺陷”来否定弥补能力是说不通的。

ZF和市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 ...
四万亿刺激计划造成的过剩产能需要多少年才能消化掉?市场出现过剩资本会顺应市场需求适时淘汰掉落后的过剩的产能,而ZF不管市场是否有需求强行的上马一些供给过剩的项目,这与单纯的市场竞争是两回事。至少资本不会明明看着市场饱和过剩还继续投资。适度的失业率其实对经济来说是好事,企业因为竞争压力而搞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劳动力市场也需要竞争,存在竞争压力人们才会想法设法的提升自身技能以求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来源于企业,更来源于企业和社会中的人。术业有专攻,ZF还是应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让不懂做生意的政客搞经济这是不务正业。得不到有效监督的ZF权力过大 将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权力寻租,这也是不利于社会平衡的一大弊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1 12:00:46
你可曾知道地方ZF拍脑袋上马的项目有多少都成了烂尾工程?你又是否了解地方ZF的债务需要多少年才能还清?ZF欠债也得还啊,如果不还那就是坑了银行最终坑了百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1 12:06:33
xwu622 发表于 2016-8-8 10:11
“可惜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看到经济学界能有新的方法, 解决目前的经济困境. ”
   ---------------
这个观点我赞同。经济运行如大自然的春夏秋冬一样,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至少在ZF尚未拥有可以统一全体民众思想的能力之前,没有什么经济学理论能够让经济按ZF所期望的那样持续高速的稳定增长。ZF能做的也只是不断的优化社会制度,提高国民素质及健全法制,通过提高社会效率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05:58:53
lipatrick123 发表于 2016-8-11 01:35
英国的退欧, 法国的恐怖袭击, 土耳其的政变, 美国的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总统竞选, 这些事件表明了欧美这两个 ...
国际化自然有先富带后富的效果。先富国家的民众自然不喜欢国际化。

“人均收入还不如1960年代”的说法并不准确。很多东西是不可比的。例如,1960年代没有计算机、互联网、手机。至少美国人的住房是越来越大了。

1950年,独立单户住房平均面积为1,000平方英尺。
1960年,独立单户住房平均面积为1,200平方英尺。
1970年,独立单户住房平均面积为1,500平方英尺。
1980年,独立单户住房平均面积为1,595平方英尺。
1990年,独立单户住房平均面积为1,905平方英尺。
2000年,独立单户住房平均面积为2,265平方英尺。
2013年,独立单户住房平均面积为2,679平方英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08:11:35
公海打渔郎 发表于 2016-8-11 11:39
2015年不足一年的时间内的数次降息降准可以定义为紧缩?2月4日:降准0.5个百分点  3月1日:降息0.25个百分 ...
北溟的文章是这样讲紧缩的:
“也正是美国,采取了最积极的财政刺激措施,金融危机以来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平均达到7.6%,个别年份甚至超过10%,远高于中国同期的财政扩张水平。而严格按照凯恩斯理论的标准衡量,过去3年中国的宏观政策更多地是处于紧缩而非扩张状态。”

你觉得他不尊重事实,还是没有理解他说的“严格按照凯恩斯理论的标准衡量”的含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08:21:56
公海打渔郎 发表于 2016-8-11 11:56
四万亿刺激计划造成的过剩产能需要多少年才能消化掉?市场出现过剩资本会顺应市场需求适时淘汰掉落后的过 ...
“ZF不管市场是否有需求强行的上马一些供给过剩的项目”?

“上马一些供给过剩的项目”是企业做的。政府投资修下水道不能算“供给过剩的项目吧?实际上,政府是根据市场是否有需求强行要求下马一些过剩的项目,减轻了现在的产能过剩问题。

举两个例子。
一。工信部2013年公布了三批淘汰落后产能名单。其中包括13座炼铁高炉,65座炼钢炉,103台炼焦炉,184个铁合金企业的部分生产能力,27个电石企业的部分生产能力,4个电解铝企业的部分设备,42个铜冶炼企业的部分设备,30个铅冶炼企业的部分设备,23个锌冶炼企业的部分设备,527个水泥生产企业的部分设备,14个平板玻璃企业的部分设备。

二。国务院于2013年7月31日发布《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其中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备案新增产能的造船、修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基础设施(船台、船坞、舾装码头)项目,国土、交通、环保等部门不得办理土地和岸线供应、环评审批等相关业务,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立即组织对船舶行业违规在建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越权核准的违规项目,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项目,要停止建设;国土、交通、环保部门和金融机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09:12:03
xwu622 发表于 2016-8-12 08:11
北溟的问政是这样讲紧缩的:
“也正是美国,采取了最积极的财政刺激措施,金融危机以来财政赤字占GDP比例 ...
“过去三年中国的宏观政策整体是紧缩的。。。那些说中国狂印钞票的人是蒙住了眼睛 看不到事实。。。”这两句话你觉得是事实吗?货币政策紧宽与否上面已经说过了,无需赘述。其所谓中国过去三年的紧缩性财政政策现实情况是:挺好的路挖开重修(连同路基全部挖出来),大量修建政府衙门,一个县区级法院办公楼其建筑面积堪比上世纪末的多数部级单位,而关乎民生的教育 医疗 等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资金投入却少的可怜。政府为了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对一些未经严格评估的项目盲目给予补贴,补贴到手资本撤出项目即成烂尾工程;最可笑的是上海政府竟然为自贸区风投项目按比例兜底。。。拿着纳税人的钱替资本补亏空,如此政府乱花钱的所谓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确够有创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09:28:35
xwu622 发表于 2016-8-12 08:21
“ZF不管市场是否有需求强行的上马一些供给过剩的项目”?

“上马一些供给过剩的项目”是企业做的。政 ...
湛江“吻增长”钢铁项目处境尴尬    请自行搜索相关报道。。。谁是推手一目了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09:50:02
公海打渔郎 发表于 2016-8-12 09:28
湛江“吻增长”钢铁项目处境尴尬    请自行搜索相关报道。。。谁是推手一目了然
经济学中可以为证明任何观点找到个例,所以还请别拿个例当证据。统计数据和国家文件才能有足够的说服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09:55:50
xwu622 发表于 2016-8-12 09:50
经济学中可以为证明任何观点找到个例,所以还请别拿个例当证据。统计数据和国家文件才能有足够的说服力。
这并不是个例,你可以问问各地的网友,当地是否有类似的ZF主导的投资项目。一两个叫个例,但数十例动辄百亿千亿级的项目就不能叫个例了;毕竟中国去年的GDP才10万亿美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10:00:07
公海打渔郎 发表于 2016-8-12 09:55
这并不是个例,你可以问问各地的网友,当地是否有类似的ZF主导的投资项目。一两个叫个例,但数十例动辄百 ...
过去10年有数十例,每年也不过数例而已。虽然很难找到统计数字,但非ZF主导的项目估计失误更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10:10:26
xwu622 发表于 2016-8-12 10:00
过去10年有数十例,每年也不过数例而已。虽然很难找到统计数字,但非ZF主导的项目估计失误更多。
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没有ZF补贴和兜底的话,明知无利可图还要坚持投资的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想搞慈善。而官员们只关心他们的政治利益,盈亏不是首要前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10:30:01
公海打渔郎 发表于 2016-8-12 10:10
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没有ZF补贴和兜底的话,明知无利可图还要坚持投资的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想搞慈善。而 ...
中国经济发展很好,充分证明了ZF干预的成绩大于失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10:37:45
公海打渔郎 发表于 2016-8-12 10:10
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没有ZF补贴和兜底的话,明知无利可图还要坚持投资的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想搞慈善。而 ...
再给你举两个国家限制发展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例子:

2010年6月18日,发改委发布《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国家出台明确的产业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气及配套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核准。

2011年1月25日,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条件》规定,在ZF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出台前,新建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11:19:05
xwu622 发表于 2016-8-12 10:30
中国经济发展很好,充分证明了ZF干预的成绩大于失误。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社会的进步,其佐证是民众整体物质拥有量的增加和社会保障质量的提升,而非空洞的GDP数据的增长。有空多研究一下ZF曾经十年不敢更新的基尼系数你一定会有新的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11:33:28
希克斯指出,通论就是一部萧条经济学著作。讨论的是短期经济波动,是如何帮助当时的经济走出萧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23:39:51
公海打渔郎 发表于 2016-8-12 11:19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社会的进步,其佐证是民众整体物质拥有量的增加和社会保障质量的提升,而非空洞的GDP数据 ...
中国几十年来民众整体物质拥有量快速增加,社会保障质量快速提升。基尼指数也低于美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23:55:20
dongyx 发表于 2016-8-12 11:33
希克斯指出,通论就是一部萧条经济学著作。讨论的是短期经济波动,是如何帮助当时的经济走出萧条。
希克斯显然是错误的。

凯恩斯在《通论》第290页说:“我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食利者阶级是一种过渡现象,当其完成自身使命后便会推出历史舞台,资本主义将因这个阶级的消失而大为改观。”,“它们的消失会是一个逐渐而漫长的过程,从而不需要革命。” 凯恩斯已经看到了金融资本消亡的遥远未来。相比之下,那些指责凯恩斯的人只能算是鼠目寸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0:17:47
不能认为凯恩斯书中有这样长期的论述就说明他的书主要是研究长期问题的。不能赞同这一点。有效需求问题是正统凯恩斯主义、甚至货币主义、新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都认同的短期问题。凯恩斯自己认为造成有效需求问题的逻辑是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或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意味着经济衰退就会有出现的可能性,理由是投资主要取决于高度不稳定的资本边际效率,而资本边际效率又与捉摸不定的长期预期状态相关。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是第二位的,却又不取决于资本市场,原因在于储蓄主要取决于收入,投资也被凯恩斯认为和利率关系不是特别大。利率主要取决于流动性偏好和央行的货币发行。通论主要就是讨论造成有效需求问题的这三大原因。如果你认为通论主要是讨论什么所谓的长期问题,那它不是宏观经济学或不是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0:21:53
很多研究凯恩斯的人,特别是斯基德尔斯基,就这样认为,凯恩斯是很现实的,他专注于他那个时代的大问题——困扰着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危及资本主义命运的大萧条。通论就是对这一经济难题的解读。我觉得斯基德尔斯基说的对极了。它主要是在讨论短期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0:43:25
凯恩斯的通论为资本主义走出大萧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说他要扩大ZF的职能那是有道理,因为那个时代市场无法自行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扩大ZF职能主要是为了增加总需求,而且它是那样直接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说,凯恩斯只主张扩张性政策那是没错的,而且还是仅仅是财政政策方面的扩张。货币政策方面的扩张凯恩斯本人不看好。至于后来提出I并经过弗里德曼完善的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才为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提供了政策含义。那是后话了,因为时代背景成了上世纪70年资本主义的大通胀时期了。凯恩斯没有提出过什么紧缩性政策。
但我认为,采用扩张性政策来促进增长的提法是很有问题的。维持繁荣的提法也有问题。这样的提法是那样的吸引人的眼球,但它们往往将经济引入歧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0:55:48
dongyx 发表于 2016-8-13 00:17
不能认为凯恩斯书中有这样长期的论述就说明他的书主要是研究长期问题的。不能赞同这一点。有效需求问题是正 ...
长期,中期,短期,瞬间,都是同构的。

仅在一定意义上来看,它们之间无差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1:12:12
dongyx 发表于 2016-8-13 00:17
不能认为凯恩斯书中有这样长期的论述就说明他的书主要是研究长期问题的。不能赞同这一点。有效需求问题是正 ...
凯恩斯自己认为造成有效需求问题的逻辑是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或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意味着经济衰退就会有出现的可能性,理由是投资主要取决于高度不稳定的资本边际效率,而资本边际效率又与捉摸不定的长期预期状态相关。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是第二位的,却又不取决于资本市场,原因在于储蓄主要取决于收入,投资也被凯恩斯认为和利率关系不是特别大。利率主要取决于流动性偏好和央行的货币发行。通论主要就是讨论造成有效需求问题的这三大原因。
交换总值
=产出总值×成交比
=总收入
=总支出
=投资支出/(1-r)
=总成本*(1+总成本的加成率)*成交比
=劳动人口*就业率*人均劳动收入*(1+总成本加成率)*资本成本加成率/(资本成本加成率-总成本加成率)
=总成交额
=总成交量*平均单价
=N份的成交额
=N份的社会通用货物*人份的平均单价
=N份的社会劳动*(人份的平均单价/t)
=N*t*(人份的平均单价/t)

投资支出/(1-r)=总成本*(1+总成本的加成率)*成交比     ①
投资支出/(1-r)=劳动收入+资本收入                                    ②

以上的r,是消费和收入之比。换句话说,这体现边际消费倾向等等。
以上的收入,是指实现了的收入,指成交额,指实际交换的收入。
以上是简单模型,不考虑国家、国库,不考虑外贸、进出口,不考虑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等等。




那么,
成交比=100%的时候,所有的市场出清,一般均衡。
成交比太小的时候,相对太小的时候,就是萧条,危机。

那么,
从上面①式的左边来看,投资越大,r越大,成交比就越大。
从上面①式的右边来看,资本收益率(含企业利润、贷款利息、地租等等)和成交比之间呈反比关系。
资本收益率>0,成交比<100%。

从上述②式来看,是劳资双方的收入比重问题。
只有劳动者收入所占比重大,资本收入才能够大,全社会的成交比才能够高。


也就是说,劳资关系决定了萧条、危机的必然趋势,资本带来资本主义的天然趋势。
--------所谓有效需求不足,等等,应该首要考虑这点,其次再考虑其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1:24:25
1993110 发表于 2016-8-13 01:12
交换总值
=产出总值×成交比
=总收入
投资支出/(1-r)=总成本*(1+总成本的加成率)*成交比     ①
投资支出/(1-r)=劳动收入+资本收入                                    ②
假设上述①式、②式的左边一定,
则成本加成率(即资本收益率,即广义的资本利润率)越是趋向于0,成交比就越是趋向于100%,
则劳动收入所占比重越大,资本收入就越大,资本利润就越多,成交比就越高。

那么,
成交比越是趋向于100%,社会经济就越繁荣,投资就越多,经济周期就越平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1:30:03
1993110 发表于 2016-8-13 01:24
假设上述①式、②式的左边一定,
则成本加成率(即资本收益率,即广义的资本利润率)越是趋向于0,成 ...
成交比越是趋向于100%,社会经济就越繁荣,投资就越多,经济周期就越平稳。
1,税收的存在,税收的开支的存在,

2,社会福利的诞生,发展,

3,其他各种手段,例如国有制,例如最低工资制,等等,等等等,

4,科技的进步,例如运输、通讯的进步,

5,公民、人权,对市民、产权的制约,

6,其他因素,

这些因素,导致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调和了资本主义危机,

--------当这些发展,这些调和,达到了一定的地步,则比较稳定,经济增长也缓慢。这是进步中的固步自封。

-------------如果想进一步发展,进一步调和,实现相对较大较快的经济增长,则需要更进一步的措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1:49:19
dongyx 发表于 2016-8-13 00:43
凯恩斯的通论为资本主义走出大萧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说他要扩大ZF的职能那是有道理,因为那个时代市场 ...
采用扩张性政策来避免严重经济危机、保持社会稳定的方法是很成功的。不采用这种方法的国家的经济都进入歧途,ZF都下台了。所以现在的ZF都采用这种方法。

那些否定这种方法的经济学家只会从理论上分析效率。例如,他们觉得劳动力过剩时让一部分工人饿死,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就平衡了。他们不考虑工人会起来革命推翻ZF。

一次大战后出现了苏联。二次大战后又出现了12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果西方国家没有及时采用ZF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那么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了。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资本主义制度优于苏联的完全计划经济,结果是苏联解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1:49:47
1993110 发表于 2016-8-13 01:12
交换总值
=产出总值×成交比
=总收入
以上的解释,搁置了主流的概念、观点、体系,也不同于通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属于新的简单直观的解释,属于马克思主义学派。


按照上述模型,苏联、中国的经济增长当然是很快很大的。
-------至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另当别论。


按照上述模型,中国改开以来严重依赖出口,是由于劳动者收入比重太低。



对任何国家来说,提高本国的劳动人口*就业率*人均劳动收入,相应降低资本收益率(含利润率、利息率、地租率等等),是唯一的必须的真正的根本的关键的前途,此外并没有好办法
-------除非有所垄断全球的出口和进口的各种的市场,
----------而这种垄断的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强大的实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等实力,特别是内部的普遍的诚信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