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6-8-13 01:59:54
1993110 发表于 2016-8-13 01:49
以上的解释,搁置了主流的概念、观点、体系,也不同于通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属于新的简单直观 ...
可以说,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并不缺钱,并不缺资本。


缺乏的,那是信用,广义的信用,即人们之间的互信共识,团结合作。

缺乏的,那是收入,是保本盈利的收入,特别是劳动者的收入。


美国大萧条的时候,难道缺钱吗?
并不缺钱。钱,仍旧是那么多,大体还是那么多,不增不减。
但是,有钱人手里的钱,投资不出去。为什么投资不出去?因为,没有人买东西。想买东西的人,没钱。
--------那么,越是不买东西,就越是不投资,进而,东西就越便宜,相对便宜。不但相对便宜,还越少,越来越少。越少了,又反而越贵。越贵了,更加买不起了,就得卖儿卖女,或者发展内乱,或者发展世界大战。


总收入=总支出=总成交额
=投资支出/(1-r)
=总成本*(1+总成本的加成率)*成交比

那么,繁荣的时候,投资大,r也大,收入更大,是正向的加速的乘数效应。
那么,萧条的时候,投资降低,消费降低,收入降低,是反向的加速的乘数效应。

-------对任意的一个的国家来说,这么一折腾,三五年就下去了,十年八年不稳定,结果,其他国家完全可能胜出。其他国家胜出了,本国更难摆脱折腾。
--------所以说,社会不干预经济,公民不干预市民,国家不干预资本,是不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2:16:56
1993110 发表于 2016-8-13 01:24
假设上述①式、②式的左边一定,
则成本加成率(即资本收益率,即广义的资本利润率)越是趋向于0,成 ...
那么也就是说,两极分化必定影响经济增长,影响福利,影响效率。
---------除非,此国家能够有所垄断全球的市场、资源,能够占有外国的市场、资源。


反过来说,越是公平,就越是经济增长,越是福利,越是效率。
--------或者,在不公平的情况下,利润能够用于生产投资,但是这种生产投资又意味着一心一意地投资,不顾赢利。
-----------或者,在利润率较高、较多的情况下,利润能够高消费,高花费,用于生产投资、日常消费。


那么,这也解释了苏联、中国的经济,相对很快很大增长的根源,远超西方国家。
-------因为,苏联、中国在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基尼系数很低,资本利润几乎全部用于投资。即,很公平,且投资很大。
-----------那么,这种很公平且投资很大,解释了日用品等等的相对匮乏。换言之,日用品等等的相对匮乏,在这里,是经济快速巨大增长的表现了。各种资源、各种东西,全被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了,趋向于一般均衡,产品和产能的相对过剩很少很小,显得啥都不够用,则自然显得匮乏。



恰恰是苏联、中国,更加趋向于一般均衡了。
------至于苏联存在的各种问题,至于中国存在的各种问题,另当别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2:39:36
1993110 发表于 2016-8-13 02:16
那么也就是说,两极分化必定影响经济增长,影响福利,影响效率。
---------除非,此国家能够有所垄断全 ...
那么,苏联、中国的成功经验,是由于计划性吗?

不是。其实,所谓计划经济,苏联、中国的计划经济,其实更是国家资本主义。
名义上叫计划经济,实质是集中操控资本,并把资本利润几乎全部用于投资,不顾赢利地投资。
反而,计划、计划性、计划经济,变成了副产品,变成了皮。



那么,资本主义的弊端,是非计划性?
也不是。
资本主义的弊端,在于资本,实质是少数社会成员占有大多数利润,且这些利润不是全部用于投资和消费。

何况,随着人类经验的丰富,随着管理水平、管理手段的提高,随着科技进步(例如通讯、运输、计算机等等),盲目的过大的投资并不是那么多了(投机例外),相对不那么多了。



但是,计划经济,全社会的计划经济,企业的计划经济,是很重要的,很必要的。
-------所谓计划经济,就是对经济活动的人类管理,而已。只要是搞管理,搞任何管理,就有计划经济,就有计划性,就有计划。
---------自古以来,古今中外,到未来社会,任何社会都对经济活动搞管理,或好或坏,或多或少,而已。
------------即便是私人个体,对私人经济活动,搞一些私人管理,则也具有社会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计划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3:09:12
一个经济制度的好坏不在于它是否理论上正确,而在于它是否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对于当前的生产力水平来说,完全市场经济和完全计划经济都不适应。只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按一定比例的有机结合,即ZF干预下的市场经济,才是最佳选择。至于ZF如何干预、干预多少,这就要通过实践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以找到最佳模式。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现在网上争论计划经济好还是市场经济好,就像争论用左腿走路好还是用右腿走路好。其实还是两条腿走路为好。

从人类历史的长期看,计划经济的比例会逐渐增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10:05:44
dongyx 发表于 2016-8-13 00:43
凯恩斯的通论为资本主义走出大萧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说他要扩大ZF的职能那是有道理,因为那个时代市场 ...
“因为那个时代市场无法自行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扩大ZF职能主要是为了增加总需求,而且它是那样直接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说,凯恩斯只主张扩张性政策那是没错的,而且还是仅仅是财政政策方面的扩张。”
  ----------------
你的逻辑很奇怪:那个时代无法解决问题A,从这个意义上说凯恩斯只主张解决问题A。那个时代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只能主张解决问题A,而不能同时主张解决问题B和C呢?例如在经济过热时提高利率,有助于平缓经济周期。

《通论》指出:“国家必须通过赋税制度,部分通过利息率的涨落,部分通过其他手段来(对经济活动)施予引导作用.”  这清楚地表明他主张的并不“仅仅是财政政策方面的扩张”,而且并不是“只主张扩张性政策”。这句话里甚至没有明确提出财政政策,而是把财政政策归于排在赋税、利率后面的“其他手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11:18:13
你说的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5 22:45:41
xwu622 发表于 2016-8-6 11:38
最近看到很多讨论凯恩斯主义的帖子,作者似乎并不了解凯恩斯主义是什么。张维迎、许小年、周其仁等经济学家 ...
嗯,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2 12:49:07
的确是很多人在没有读凯恩斯的原作情况下就对凯恩斯主义深恶痛绝了(本人曾经就是),尤其是在中国4万亿的情况下。
凯恩斯自己提出来的,是在低谷时,ZF要作为使市场jump start,而在高峰时,要平抑增长。
可是现代的政客(国内国外都一样),看中的就是那个jump start,谁会在高峰时故意把它压下来呢?那么这样就只会吹得更大,然后爆的更猛。这是凯恩斯的错吗?
至于靠什么指标具体来执行他的想法,他确实也没有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