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65 2
2016-08-06

安邦-每日金融-第4559期

〖分析专栏〗
【债转股在国内市场已经成了“过街老鼠”】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金融高层建议通过立法将地方政府债务关进笼子】
【形势要点:人民币“入篮”有助中期汇率稳定】
【形势要点:国内部分银行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
【形势要点:自贸区新一批改革经验有望近期复制推广】
【形势要点:市场预计上市银行不良生成率将反弹】
【形势要点:信披规范成为网贷平台加入互金协会的第一道坎】
【形势要点:中国债市开放可能将再提速】
【形势要点:7月国内新基金发行市场依旧寒冷】
【形势要点:高盛看跌短期全球股市表现】
【形势要点:为应对低通胀及汇率上涨澳洲宣布降息】
【形势要点: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并未改善投资者信心】
【形势要点:沙特银行业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问题】
【形势要点:国际油价将进入又一个深度低迷期】
【形势要点:日本负利率政策的破坏性进一步蔓延】
【形势要点:两大银行被指数除名凸显欧洲银行业困境】
【形势要点:热钱大量涌入推高台湾股市】


〖分析专栏〗
【债转股在国内市场已经成了“过街老鼠”】
受经济下行、产能过剩、投资回报率恶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信用债市场的违约事件从2015年以来显著增多,债券发行人和投资人围绕债务清偿和保本付息问题,双方的矛盾越发突出。7月22日,工程机械行业巨头中联重科近期召开两笔债券的持有人会议,承诺不进行债转股、不恶意逃废债、尽一切手段保本付息的议案获得全票通过。而在8月2日,此前引发舆论哗然的东北特钢连发两公告,表示不会采取恶意逃废债行为,不会单方面对未兑付的债务融资工具采取债转股行为。在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这表明市场对于“债转股”政策的反对声浪越来越高,那些试图借此转嫁危机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要正视市场声音了。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底,今年国内信用债市场共18家发行主体的38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达247.6亿元。而从2014年国内市场打破刚兑至今,总共违约金额在376亿元。可以看出,今年大半年的时间,违约金额几乎已是前两年的2倍之多。从行业来看,钢铁、煤炭、有色这些过剩产能集中的传统行业,是企业债违约的重灾区;同时,农业、食品、物流等行业也陆续出现了违约事件(例如南京雨润、江苏中联物流等)。而更引发市场担忧的,则是违约事件在国企领域的爆发。
受国家投资驱动模式以及各种扶持政策的刺激,央企、国企在“做大做强”的名义下实现快速扩张的同时,在不断挤压民企的生存空间。尽管国企的生产效益、市场竞争力以及风险意识和风控能力普遍弱于民企,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也低于民企,但因为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扶持和政府背书,市场和投资者曾普遍认为国企出了问题会有国家“兜底”。但今年出现的一系列信用债违约,让一部分投资者意识到,企业债市场并不总存在“刚性兑付”,国企违约风险开始引发市场普遍焦虑。特别是国企由于体量巨大,一旦出现违约问题,其规模和负面影响的程度都大大超过民企,违约债券的后续解决也比民企难得多。从数据上看,今年的债券违约中,涉及央企子公司和地方国企6家,相关达164.7亿元,占违约总金额的近七成。可以说,国企正在上升为国内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成为信用债市场最大的“雷区”
面对债务违约问题,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希望借助“债转股”的方式暂时摆脱困境,能将风险转嫁给银行及其他投资者,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恐怕就是东北特钢的当事人了(包括辽宁国资委)。但可以说,“债转股”被提出后,反对声就占据了舆论的主流。市场人士从不同方面分析指出,债转股并不是解决债务问题的“灵丹妙药”,它仅仅是一个债务转移、以时间换空间的过程,不但不能从根本上化解企业债务过剩的问题,反而有可能让僵尸企业得以续命。
权威人士在5月份《开局首季问大势》的讲话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称“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与债转股有重大关系的银行方面,尽管有一些观点认为债转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的资金压力,但更多业内人士认为,债转股只会加大银行业的风险敞口,而且这次政府不会兜底,完全需要市场主体参与方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来确定转股的价格。因此,即便是市场化、法治化的债转股,银行面对的风险也不会小。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国企正在上升为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成为信用债市场最大的“雷区”。对于部分国企和地方政府期待的“债转股”解决方案,中央高层、投资人和银行业普遍持反对意见,债转股在国内市场已经成了“过街老鼠”。对此,相关各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AZJX)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金融高层建议通过立法将地方政府债务关进笼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日前在出席南开(北京)金融论坛时介绍,中国窄口径的主权资产净值为28.5万亿元,这些资产主要由外汇储备、黄金等贵金属储备,以及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资产等高流动性资产构成。李扬指出,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企业债务中国企是65%,国企杠杆率过高是中国债务问题的关键所在。但他也表示,“中国发生债务危机是小概率事件,退一步说即使发生了也能解决。”对于如何去杠杆时,李扬认为这需要综合施策,切忌为了去而去杠杆,为了解决债务而解决债务,需知杠杆率高企、不良债务就是与实体经济中库存、过剩产能、僵尸企业对应,必须对应的解决。在他看来,中国处理债务的过程是一次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如果为了解决杠杆率过高的问题又一次推动企业改革,应同等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去杠杆的过程必须严格遵循市场化的原则,必须于法有据,“不能靠国务院文件甚至一个电话”。李扬建议,要将地方政府的债务关进法律的笼子里,也就是中国应开一个新券种叫政府机构债,人大通过立法,由政府发起。(LZJX)

【形势要点:人民币“入篮”有助中期汇率稳定】
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表示,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将于10月1日正式成效,因为SDR使用者必须根据新的篮子及时调整期资产负债,需要为过渡货币篮子做好准备,而人民币所占的10.92%权重,意味着IMF成员国将通过所持SDR份额自动形成对人民币约309亿美元的需求。环球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将增加,促进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储备资产向人民币进行再配置。IMF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全球外汇储备中大约有940亿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资产,约占总量的百分之一。随着越来越多央行在外汇储备中增持人民币资产,人民币的储备份额估计到2020年有望达到7.8%,粗略计算这将对应月5.7万亿元人民币的等值资产需求。以目前中国内地的金融结构,未必能够应对这种需求,因为截至6月底中国国债托管量仅为10.7万亿元人民币,根本无法应对国际需求。温天纳指出,尽管有金融机构认为人民币还无法成为避险货币,但在入蓝初期估计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大幅调整,中国作为今年G20会议轮值主席更加不会率先让人民币短期放任贬值。同时,作为IMF第三大股东和新的SDR货币发行国,中国有必要保持汇率政策的稳定、透明以增强政策可信度,这也符合中国自身利益,毕竟人民币贬值带来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国内投资和消费,目前中国经济基本面也无法支撑汇率大幅贬值。温天纳认为,人民币加入SDR将成为中期支撑汇率的稳定因素。(BZJX)

【形势要点:国内部分银行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正逐渐提高,部分银行存款利率甚至出现“倒挂”。近来,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商业银行的3年期存款利率和5年期存款利率的水平非常接近。截至2016年7月31日,我国主要17家银行平均5年期存款利率为2.94%,3年期存款利率为2.9%,两者差值为0.04%。部分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如渤海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为3%,而3年期利率为3.25%。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认为,利率“倒挂”反映预计利率下调的预期。“长期存款利率倒挂反映出银行认为未来资金面将持续宽松,通过滚动融资方式筹集资金的成本要明显低于锁定利率的长期定期存款。”熊启跃认为,利率市场化使存款期限溢价整体收窄。存款利率的确定需考虑基准利率、存款期限和银行风险状况。以上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着无风险利率、期限溢价和风险溢价。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定期存款的期限溢价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民银行设定的基准利率决定的,其存在被高估的成分,没有反映市场真实的供需情况。存款利率定价的上限放开以来,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了期限溢价整体收窄。在他看来,期限溢价收窄反映出银行流动性管理增强。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借短放长”的业务方式获取收益。存款端期限溢价是银行为了确保期限转换功能而付出的成本。一般而言,流动性管理能力越强的银行,其愿意支付的存款期限溢价越小。(LWX)

【形势要点:自贸区新一批改革经验有望近期复制推广】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2日介绍称,1-5月,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贸试验区共设立企业69177家。其中,内资企业65117家,注册资本19520亿元人民币;外商投资企业4060家,合同外资3086亿元人民币。4个自贸试验区各项试点任务全面铺开,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通过备案新设的外商投资企业4030家,占比达99.3%。这也意味着,自贸区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几乎均采用了备案的方式。沈丹阳表示,四个自贸区也形成了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目前,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已会同有关部门及四省市总结形成了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建议,将在经过第三方评估,并履行必要程序后,推广实施。”据《中国证券网》报道,沈丹阳会后表示,新一批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时间有望在1-2个月内。(LWX)

【形势要点:市场预计上市银行不良生成率将反弹】
今年年初的银行信贷有过一波“天量”增长,这也使得上市银行一季报业绩有超预期表现,但半年报业绩或许难有太大惊喜。多位券商人士预计,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同比增速将不超过2%。广发证券分析人士认为,上市银行半年报业绩持续分化,城商行的资产规模扩张速度基本维持在20%以上,净利润增速普遍领先行业。国有大行则由于基数庞大基本维持10%左右的资产增速,在拨备压力下业绩微幅正增长。申万宏源预计,在宏观经济“L”型走势下,未来信用风险仍将持续暴露,预计二季度不良净生成率将回升至1.3%,2016年不良率达1.9%,拨备计提压力延续,预计6月底上市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159%,拨贷比2.9%。平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励雅敏认为,目前行业不良生成仍处于上升通道。在宏观经济下行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双重压力下,银行不良风险将持续暴露。今年一季度银行不良生成率为1.2%,环比4季度(1.7%)有所回落,二季度出现反弹(预计在1.3%-1.4%),2016年全年不良净生成率将与去年基本持平(在1.3%左右)。不过,多数银行业内人士和监管人士都认为,目前银行业风险可控,并具备较强的不良贷款吸收能力。(LWX)

【形势要点:信披规范成为网贷平台加入互金协会的第一道坎】
8
月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下发行业信息披露规范,包括《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P2P网贷(征求意见稿)》、《关于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和配套自律制度的编制说明》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据了解,.......





更多形势要点请下载"安邦-每日金融-第4559期.pdf”深度阅读!“安邦研报”文库,优选每日经济热点,欢迎订阅!

声明: 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资源,“安邦研报”文库摘选自安邦咨询原版研报,为发布者编辑后的文字简版,加粗部分仅为发布者研学所用,便于把握重点,不代表本人任何立场本文库提供的一切资源仅供学术研究、浏览新闻等参考之用,非盈利性质,发布者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敬请下载者支持订阅正版并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请勿私自传播。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8-6 23:43:47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7 12:28:13
william9225 发表于 2016-8-6 23:43
谢谢分享
谢谢帅哥版主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