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7219 22
2016-08-06
相关讨论请见:《经济研究》与国外SSCI经济学期刊的比较https://bbs.pinggu.org/thread-2953022-10-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8-6 14:05:30

这里有2个指标:发表的难度,论文的水准。


这2个指标是不等价的,2个指标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

发表难度大,不等于论文水准高。

论文水准高,不等于发表难度小。

等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6 14:23:46
发表的难度,是个供求问题。

假设中国的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每年总共可发200篇文章。

假设中国的学生学者,每年写作2000万篇论文,并且这些论文都很想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上来发表。

那么,任一论文发表的概率是200篇/2000万篇=十万分之一。





假设外国的SSCI期刊,每年总共可发3000篇论文。

假设全世界的学生学者,每年写作3000万篇论文(含中国的2000万篇),并且这些论文都很想在SSCI期刊上来发表。

那么,任一论文发表的概率是3000篇/3000万篇=万分之一



可见,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上发表的难度非常大,比后者大很多。

可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6 14:49:39
论文的水准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假设高水准论文,是占论文总数的极少数。
假设擅长识别高水准论文的高水准编辑,也是占编辑人群的极少数。

假设高水准论文,多数投向高档次期刊。
假设高水准编辑,多数任职于高档次期刊。

假设高水准论文,能得到高、中、低档次期刊所有编辑的一般水平的赏识。
也就是说,高水准论文,不比中、低论文更受排斥,也不一定更受赏识,反而,能得到所有编辑的一般水平之上的肯定,能作为中等水平的论文被普遍接受,能被当成中等水平的论文来看待。


那么,

高水准论文,在高档次期刊上被主动明确赏识的概率,是很小的。
因为,高水准论文是占论文的极少数,其中多数投向高档期刊,
因为,高水准编辑是占编辑人群的极少数,其中多数任职于高档期刊,
那么,极少数*极少数,相遇的概率很低的。

高水准论文,在高档、中档、低档期刊上被接受的概率,被发表的概率,大约等于平均水平,可能略高于平均水平。

那么,

高水准论文,投向高档期刊的多,但,假设被当成中档论文来看待,被赏识的可能性很小。

高水准论文,投向中档期刊较少,但,假设被当成中档论文来看待,被接受的可能性较大。


那么,

完全有可能,高档期刊(少数几家期刊)上的高水准论文,和中档期刊(几十家期刊)上的高水准论文,是大差不离,数量上差不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6 15:03:45
中国学术水平,国际学术水平。


学术水平,体现在高水准论文上。占比重很小的高水准论文,代表了学术水平的天花板。高。

学术水平,体现在中等水准论文上。中等水准论文,代表了学术水平的中间地带。宽。

学术水平,体现在低档论文上。低档论文的数量,占比,代表了学术水平的地板。长。


长*宽*高,好比居室体积,代表了学术水平。

进一步说,长*宽*高/作者人数,好比人均居室体积,可以表达平均学术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6 15:07:05
1993110 发表于 2016-8-6 15:03
中国学术水平,国际学术水平。
那么,中国学术水平,国际学术水平(实即国际先进学术水平),到底怎样呢?


这个问题,假若简单从事起见,简陋地来说,那也不用麻烦,中国人扪心自问就可以了,主观评价就可以了。

那么,这里就假设,中国经济学的学术水平是中档,国际先进学术水平是高档,还差一个档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