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奥运会能引起你的注意?是因为违禁药物丑闻(并不是特指某国被禁赛事件)?还是因为奥运会场地的污染问题(也不是在说某国海湾惊现浮尸)?还是只是单纯地好奇运动员们那不可思议的运动水平?
不论你以前关注这项盛事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要用“奥林匹克运动会与科研”来吸引你的注意,从今以后,让你多一个理由关注它。
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揭开序幕,“奥运会”显然成为了这个夏天的最热头条,科研圈里也流传有“2016年里约奥运会各国奖牌预测”的相关研究,而Nature则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论文数据库中,标题里含有Olympics或Olympic Games,以及摘要中含有Olympic Games的文章进行了搜索统计和分析,洞察了奥林匹克科学领域在研究数量、研究问题、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信息。
我们先来听听权威人士怎么看待“奥林匹克运动会与科研”,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科研处主任、运动医学专家Lars Engebretsen指出:近几十年,关于奥运会会址的选择、比赛场地的环境问题、奥运会促进全民运动的研究大大增加;伯明翰大学科学与运用医学领域的历史学家Vanessa Heggie也表示:奥运会并没有启发学者开拓崭新的科研领域,而是给现有科研领域带来一些反馈和启示。
接下来看一下Nature发现了什么:
科研数量激增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奥运会的项目不断增多,吸引了更多的运动员参加,当然,举办一届奥运会所需的经费也越来越多。上图显示了奥运会相关学术论文占所有论文总数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并且2004年以后,出现急速增加的趋势。
对历届奥运会的研究
通过对1996-2016这20年间6届奥运会相关研究数量的比较,不难看出,学者们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研究最多,其次是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此外,除了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研究热度较高以外(分别在举办4年和2年后达到研究最热峰值),对其他奥运会的研究热度均在其举办年份达到顶峰。所以,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学者眼中并不单单是一项夏季赛事,也不单单是其举办那一年的事情,大家的关注和研究兴趣还是比较持久的。
奥运会也在另一层面上影响着学者的研究,例如,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环境流行病学家David Rich认为,2008年北京实施严格的环保措施来确保空气质量,就导致相关科研人员无法做对照实验;而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则激发了学者对城市发展和安全及监督问题的研究。
“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领域中的学科竞争
在“奥运会相关论文数量大赛”中,社会科学领域以1155篇论文荣摘桂冠,医学领域和工程领域分别以892篇和510篇摘得银牌和铜牌。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社会学家Jacqueline Kennelly说:“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个‘城市变化的制造者’,城市在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上大力投资,同时也努力满足随之增加的公共交通设施需求。”社会学者还利用奥运会来研究各种问题,比如Roberta Antonini Philippe和Roland Seiler在“论教练与运动员关系中的亲密度、互定向与互补性:男性游泳运动员如何看待其男性教练”一文中对运动员与教练关系进行了研究;Ivo van Hilvoorde则在“奥运奖牌如何影响民族自豪感”一文中分析了奖牌数和民族自豪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