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 第一财经周刊
http://www.cbnweek.com/v/article?id=22930
商业头条
支付宝要改版,它和微信会越来越像?
为了摆脱纯工具属性,增加用户活跃度,支付宝要建立一个基于社交的生态支付体系。
上周,部分支付宝钻石会员收到了支付宝9.9版的内测邀请。更新后,支付宝界面有了很大的变化。
新版本中,首屏名称“支付宝”更改为“生活”,堆满屏幕的36宫格应用简化为2排。支付宝会按照用户使用频率推送7个应用,其他的应用则折叠在“全部”一格中。首屏还增加了以卡片和Feed流形式展现的“生活动态”板块。用户开通过的、关注过的、感兴趣的各类需求会以卡片形式推送至这一板块,包括余额宝收益、账单、快递状态等。正式版预计将于8月中旬推出。
支付宝新旧界面对比,堆满屏幕的36宫格应用简化为2排。
这次改版说明,在与微信竞争一段时间后,支付宝又有了新的定位。这一次,它想做一个“懂你”的生活平台,社交则成为其中“最重要的配角”。
支付宝想要通过这次改版,为用户带来“服务找人”的体验。这是其在数据驱动和智能推荐方向的尝试。此外,新增的“智能语音机器人”可以实现智能搜索。比如,用户发起向某朋友转账的语音指令,即会直接跳转至转账页面。未来,支付宝还会引入内容创业者或社群运营者,推出类似微信公众号的服务。
“中国不缺社交平台,但缺少一个能够一站式、涵盖生活方方面面,同时又能够‘懂你’的生活平台。社交和关系链是生活的一部分,一个生活平台不可能排斥社交元素的存在。”一位支付宝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这不是支付宝第一次强调社交。在去年7月的一次更新中,除了引入“口碑”中的众多商户,它还增加了“朋友”一级入口。这被外界认为是其直接在内部做了一个微信。
但虽然同样都有“朋友圈”,支付宝想和微信不一样。在这次的新版本中,发布个人动态的“生活圈”从“朋友”移到了首屏。这带来的直接变化是,用户发布图文等动态的难度降低了。相比于微信“朋友圈”的缩略图,支付宝的图文动态类似于Facebook和Instagram,图片效果更加显著,用户还可以对每一条动态“打赏”。
过去一年,支付宝的精力更多是在互联网+公共服务等方面。按照支付宝提供的数据,其在全国几百个城市推出了7大类50多种城市服务业务,服务用户超过1亿。易观智库数据显示,去年7月支付宝月活排名为第14,今年5月月活用户超过3亿,排名第3。“这说明,我们之前从工具向生活服务平台的转变是正确的。”上述负责人称。
相比于此前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一家独大,支付宝现在正面临着微信支付等竞争对手。建立基于社交的生态支付体系是支付宝找到的一个差异化竞争的办法,但怎么能真正摆脱纯工具的属性,让用户在支付宝上互动起来,它还需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