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学术道德监督
大家议议中国的教授机制和院士是否应该有退出机制
楼主
爱萌
2782
9
收藏
2009-06-19
我自己观察了一下,我们的教授基本是不和学生上课,发几篇文章,
文章大多数是学生自己做的,挂上名字,
请问这种人还有资格成为教授吗?
我的建议是教授一学年内不能和本科学生授课达到30小时和发表核心期刊两篇(理论形的)以上的教授,撤消教授资格,
依次类推,副教授,讲师都要有这种机制,机制存在就要从严实施
院士可以有终身院士,这些就像吴文俊等一批,终身的院士,
其他的都要有退出机制,
这样才能够高等教育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shangquan2004
2009-6-19 22:23:39
不过也应该看到另外一点,如果这样人真的认真搞学术,在资源如此有限的环境下,后来人的发展空间将被大大压缩,这堵墙将更加密不透风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lee_d_x
2009-6-19 22:30:59
嗯,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是要好好改造了!
不过我们学校现在已经要求教授必须给本科授课…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ys2003xd
2009-6-19 22:39:43
其实正如论坛上的其他帖子指出的那样,国外也是类似的情况,也都是学生搞研究成果由导师占有,导师申请课题分配给学生做。很大的不同就是在上课与否,按教授一词的含义来讲,国内的很多确实是有名无实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zhangweizwc
2009-6-19 22:52:07
不过也应该看到另外一点,如果这样人真的认真搞学术,在资源如此有限的环境下,后来人的发展空间将被大大压缩,这堵墙将更加密不透风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170425
++++++++++++++++++++++++++++++++
这倒是个大实话,如果真规定教授每年得弄两篇核,凭他们的人脉以及水平(大部分教授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非教授的大学老师恐怕很难有出头之日了。其实大学可以设定终身教授和一般教授,一般教授采用聘任制,由任期内的教学和科研情况来决定是否继聘。对成就特别突出的老师给于终身教授资格,不再规定严格的考核目标。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chineseginger
2009-6-19 23:09:40
楼主想法非常好 有了退出就能加快新陈并实现优胜劣汰 但别忘了这个:
目前我们是政教合一的社会
仅此一点 很多想法就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没有根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蝴蝶不跳舞
2009-6-20 12:48:06
既得利益集团,是不会这样轻而易举让权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orochieh
2009-6-20 14:50:24
个人感觉国内某些所谓的知名教授实在是难以承受这样的名誉,熟不知人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经常给本科上上课!本来就不行,还牛哄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trinfall
2009-6-20 15:19:44
外行管理内行,行政管理学术,就是当今这个结果
现在的工资制度下,教授们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是是不能保证过与自身文化层次相对的体面生活的,只能靠做点项目挣点外快。何况,在如今的考评制度下,许多项目,像自然科学基金,还是晋升的必要条件。有能力和想做事情的教授都得去拉项目和做项目。分身无术,他们就没法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了,学术信息也基本来源于各种研讨会。
哪像认识的外国教授,早都终身教授了,还坚持自己看文献,至少每年写两三篇文章,还有自己写程序、调程序、做模型的。让我无比敬仰。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trinfall
2009-6-20 15:24:27
另外,我不认为教授们安心搞学术,后人就没有发展空间了
他们安心搞学术,只会优化后人的发展空间
任何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比别人高比别人远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原创]一个怪异的所有权转让问题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投资是否应该成比例?
震撼
[讨论]一稿多发是否应该弘扬?请看北大研究生院长的示范行为!
《改革》一个多月没有更新拒稿和采稿信息了
大家认为论坛中的年鉴是否应该永远保持上传时的高价?
求教——增值税是否应该计入成本?
关于ZF是否应该支持高等教育的问题
温州是否应该吸引外资?温铁军说温州外资少是因为交易成本高
是否应该跨考,纠结
栏目导航
学术道德监督
悬赏大厅
EViews专版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金融学(理论版)
Stata专版
热门文章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当社科基础理论重大理论发现的时候
【10+指标】2007-2024年上市公司污染物排放 ...
【24重磅,自用整理!】2000-2024上市公司投资 ...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是相信人工智能?还是否定人工智能?相信就 ...
ibm-AI时代的银行业-以AI驭险,更须为AI设防 ...
CNNIC-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