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胶是胶类产品最大的终端用途(包括胶带,标签,贴纸等),2014年压敏胶占到了全球胶类产品消费量的27%;包装胶是胶类产品第二大终端用途,同年份额占到了全球胶产品消费量的22%,其中,软包装占到了包装类胶产品的15%,而其价值却占到了包装类胶产品价值的1/4;木工类行业占全球胶类产品消费量的19%,这一行业具体包括家具、建筑产品和其他应用型产品。建筑行业是另一大胶类消费和终端用途的行业,占消费份额的14%。以上4大类胶产品终端用途合计分别占到了2014年全球胶类产品消费量和价值的82%和63%。中国下游需求结构与世界市场情况相似,建筑、包装、木工及制品是用胶最大的三个行业,合计约占用胶总量的62%。
图表1.2014年世界胶产品终端消费结构

图表2.2013年中国胶粘剂和密封剂终端消费结构

2014年全球胶类产品的消费量已超过1,900万吨,价值约294亿美元。中国地区胶类产品的消费量占到了整个亚太地区的2/3,占到了全球胶类产品消费量的32%,是名副其实的用胶大国。
图表3.2014年世界胶粘剂按区域市场分布

自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胶类产品的消费量保持了平稳增长,并预期将保持下去。根据Kusumgar,Nerlfi&Growney公司的预测,到2019年,全球胶类产品消费量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具体而言,中国依然可以保持年增长率8%的强劲势头,带动亚太地区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欧洲和北美的消费量将保持2%的年增长率;巴西是南美的主要消费国,占到了该地区胶类产品消费总量的60%以上,预计巴西胶类产品消费量在今后几年的年增长率会与该地区持平,约为5%。综合判断,“十三五”期间我国胶粘剂产量有望达到8%的年均增长率,尤其是环保节能型和高新技术型产品将有较大发展,如“热熔型”、“生物降解型”、“改性型”、“多功能型”胶粘制品年增长率当高于8%,到2020年末我国胶粘剂的总产量可达1,034万吨左右,销售额约1,328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