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5176 27
2016-08-20

城里的人想出来

很多科研界前途无量的学者都退出科研领域,选择了其他领域,Nature曾对他们的去向进行了调查。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调查,2010年,科学与工程领域约有1/5的博士转向其他领域,其中部分原因是顶尖学术职位稀缺。


在美国,博士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但科研界能提供的稳定职位数量并没有增加。1973年,几乎90%的博士都在学术领域有一份全职的工作,2010年,这一比例降至75%。


学者们离开的理由各有不同:有的想挣更多的钱;有的只是单纯地想要多陪陪家人;有的则是被别处的机遇所吸引。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优秀的学者离开学术界的原因,以及他们所接受的科研训练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Nature介绍了以下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从有机化学博士到金融家

Soroosh Shambayati

1.png

“我并不认为我是天生的银行家或者金融界的思想家,但我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智慧与才能。”


Soroosh出生在伊朗,在瑞士上学,之后在美国洛杉矶一所大学获得了化学和数学的奖学金,读本科时,他就被追求真理和发现新事物的科学本质所吸引,于是继续读了硕士和博士。Soroosh在博士就读期间完成了三个不同的项目,分别是有机合成、理论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及免疫学。同时他也是一个沉稳、勤于思考、好读的人,他的阅读领域涉及科技哲学,进化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学科。他的导师Stuart Schreiber是坎布里奇布罗德研究院(Broad Institute)的一名生物化学家,他这样评价Soroosh:“当我见到Soroosh的时候,就像是见到了科学界的达芬奇。他在化学合成方面就很出色,做的每件事情都很优秀,简直就是个超脱凡尘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个时候,Stuart实验室的研究重点是有机化学合成,不过Stuart也常常尝试新的领域,比如生物学——这也是Soroosh能在三个不同的领域开展研究的原因之一。


不久,Soroosh便发现现实中的做研究跟他想象中的并不一样。他感觉化学合成进展太慢,并且充满了挫折,“那种感觉就像是反复撞南墙”。但是完成博士学位后,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申请了几所顶尖大学的教学职位,并且收到了不止一个offer。在进行哥伦比亚大学的面试时,Soroosh碰到了一个在银行工作的老朋友,这位朋友对于一个助理教授挣的那点可怜巴巴的工资感到十分惊讶,于是他鼓励Soroosh转入金融界,回忆起这次偶遇,Soroosh说:“我当时觉得他简直就是胡扯,我对银行以及银行业务一无所知,谁愿意雇佣我啊?”


但丰厚的薪酬在不停地诱惑着Soroosh,加上他又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男人,1979年后,Soroosh的父母逃离伊朗,失去了家园跟所有的积蓄,他想撑起整个家。于是Soroosh和他朋友的老板在信托银行约了面试,该银行后来被德意志银行收购,但作为一家投资银行,在衍生品交易领域,该银行一直是业内翘楚,碰巧也正需要像Soroosh这样具有定量分析能力的人才。于是他暂时接受了这个工资是他在学术界工资数倍的工作,Soroosh想,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再回去呗。


金融业简直让Soroosh大开眼界,在这个混乱的新兴市场里,一天之内赔或赚上几千万美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发现交易大厅跟他以前的实验室很像,这里的同事跟以前实验室的同事也没什么区别,安排一系列复杂的交易使他联想起有机化合物的合成。Soroosh在金融领域干得如鱼得水,先后到高盛投资公司、花旗集团、雷曼兄弟(雷曼兄弟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加速时破产,Soroosh经历了这一切,用他的话形容就是“像是经历了一场空难”)就职,现在是瑞士日内瓦古根海姆投资顾问中心的董事长,该公司为有名的富豪和基金组织管理数亿美元的资产。


Soroosh的导师Stuart认为,只要Soroosh想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那他一定会成为科研界一颗“璀璨的明星”。不过,他也从来没有质疑过Soroosh离开学术界的决定,他努力工作并不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追随他的脚步,在科研上有所成就。Soroosh也坚信自己的成功跟导师教给他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勤恳工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我并不认为我是天生的银行家或者金融界的思想家,但我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智慧与才能。这就是导师Stuart Schreiber教给我的。”


从物理学家到网络奇才

Renata Sarno

2.png

“我觉得自己毫无钱途,也看不到前方有其他的路可以选择。”

对于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博士Renata Sarno而言,做出离开科学领域的决定属于半推半就,她在学了八年理论物理学之后,悲催地遇上了学术职位短缺,而此时互联网刚开始兴起,Renata便经营起了网络生意,并成为意大利首批最成功的网站之一。


Renata的导师——罗马大学( University of Rome)理论物理学家Giorgio Parisi说,Renata能看清理论物理学领域的问题,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1987年,Renata来到Giorgio的实验室学习,完成了她的数学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并在此后一直在这里完成博士学位,并获得博士后职位。她协助建立了一个当时在国际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并将其用于格点规范场论中费密子的模拟研究,把连续时空划分成一系列离散点。Renata在科研生涯中深受其导师Giorgio的启发,比如在蛋白质折叠动力学、神经网络以及粒子物理学中的计算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学术生活看上去似乎很适合Renata,导师Giorgio也认为她将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研究团队的领导,但在1994年,她的博士后基金耗尽,她也无法获得更多的经费。对于科研起步人员而言,学术领域的工作岗位极少;加之身为女性,在意大利从事物理学的机会更为渺茫,Renata感受到了深深的歧视。


所幸在1993年,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CERN,Conseil Européenne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向公众开放互联网,拥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Renata从中看到了商机,决定投身网络世界,她说:“我感觉自己毫无钱途,无路可走,于是我决定踏上互联网这条路。”带着3个同事和1万欧元,Renata建立了一系列网站,包括第一家提供酒店预订等服务的旅游网站Venere。她的团队为游客提供的酒店评分系统在当时看来特别新奇,Renata认为,从事科研的经历为她在解决问题和进行计算方面奠定了基础,是她在互联网上成功的前提。虽然导师Giorgio对自己的优秀学生离开科学事业表示遗憾,但他为学生的成功感到骄傲。2008年,Venere以2亿欧元价格被线上旅游公司Expedia收购。


Renata并没有完全离开学术,卖掉Venere之后,她成立了一项基金会专门资助一种罕见遗传性色盲症——blue-cone monochromacy ,她的家族中有人患有该疾病。Renata也时常寻求导师Giorgio的帮助,不断探索基因疗法在新的领域的应用。


从生理学博士到家庭主男

Eric Pane

3.png

“人生路上充满了分岔路口,而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路来走,之后就是不停地去后悔:如果自己选了不同的路,会不会比现在好很多。”


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之前,Eric Pane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知名小学当老师,这里的孩子们家长大多成就非凡。为了增加收入,他还同时兼职做服务员、家教跟保姆,繁重的工作让他喘不过气来,他想重新找个出路,于是重返校园学习生物学,并对鱼类生物学特别感兴趣。有一次,Eric 阅读科学文献时,注意到了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生理学家Chris Wood的名字,随后Eric联系到Chris,希望能到他实验室工作。Chris回忆说:“Eric跟别人有点不一样,我的学生来到实验室的时候一般本科毕业,而Eric 2000年来到实验室攻读博士的时候已经31岁了。”但是Eric进入角色很快,他主要从事金属镍对鱼类的毒性研究,博士期间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与实验室另外三名同学一起获得一个工业奖,成为实验室最高产的学生。Chris对Eric的期待很高,认为他能获得一个正式的研究职位。为了能获得正式职位,Eric来到加州蒙特利海湾热带鱼研究所(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做博士后,从事海洋酸化相关研究。


Eric当时已经在旧金山安家,他和妻子Michiko有了两个儿子,而妻子所从事的研究基金管理工作正处于其事业的上升期。当Eric的同事满世界找大学职位时,Eric只能局限于家周围的大学。由于妻子一周要工作60个小时,所以只能由Eric来接孩子上下学。于是Eric选择了在一所社区大学教书,一周只需要上两天的课,并且大部分都是网络授课,剩余的时间就在家里当全职爸爸。


Eric仍然羡慕以前在导师实验室的那种高效科研工作环境和成就,他也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营造这种文化氛围。而导师Chris对于Eric选择的职业道路感到惊讶,甚至一开始还有些失望,但最后还是表示尊重Eric的个人选择。Chris的反应折射出很多导师的心理:一方面导师们为这些学生感到欣慰,他们虽然放弃了学术道路,但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有种淡淡的遗憾,因为科学界失去了这些人才。


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一组科学政策研究人员想要探究为什么有些科学家会离开学术道路。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U University Amsterdam)的Peter van den Besselaar,比较了21对荷兰学者,这些研究对象拥有相似的年纪跟工作领域,早年的学术成绩也很出色,但是最后有一半都离开了学术界。对于不同道路的选择,研究小组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原因,例如,不论论文发表的数量还是质量,这些学者都一样优秀。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还留在学术界的学者拥有更具学术热情的导师,得到同行的协助和学术职位的机会也更多。谈到谋得一份学术职位,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个运气的问题——涉及到天时地利人和。


Eric离开实验室已有数十年,但他仍然怀念当时的生活,也时常怀疑自己当初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Eric说:“人生路上充满了分岔路口,而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路来走,之后就是不停地去后悔:如果自己选了不同的路,会不会比现在好很多。”不过Eric并没有后悔什么,因为作为全职父亲,他可以随时陪孩子们去摘漫山的黑莓。

城外的人想进去

放弃自己的事业来攻读博士,并且谋得一个学术职位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看起来风险挺大,尤其是到一个基金短缺和只签临时合同的部门工作。从以前的客户会议到学生教学,从大型开发团队到独立科研,从可观的企业薪酬到可怜的补助金竞争,不论怎么看,这种转变都是对一个人信心和勇气的挑战。但的确有很多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同样还是来听听以下三个人进来围城后的感受。


从商业节奏到科研节奏

Jeannie Holstein,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战略与公共部门管理,之前是一名商业领袖。在她经营的一家公司被收购后,Jeannie开始转型,完成行政工商管理硕士的学习后,虽然仍然想重返商海,但是她发现高校教育更有意思,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说起来挺有趣,过去的Jeannie奔波于商海,生活节奏极快,而现在她却发现,连教学楼的自动门都开得太慢,就是这样,自己的生活节奏慢慢被高校环境所影响。


最关键的是工作内容上的差异,在商界,她没有一秒是闲着的,自己的时间完全属于别人。而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Jeannie表示,虽然不能双脚架在办公桌上打打盹儿,但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思考时间,和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保持平衡。她特别享受这样的工作内容。


此外,Jeannie认为高校工作更适合自己。因为在商界,她永远都在回答问题,不管有没有想好答案,都得站起来说出自己的答案;但科研领域不一样,并不需要立马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可以仔细思考,慢慢探究。


双重体验同时享有

Alexi Marmot是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设备和环境管理学教授,也是一名建筑师,她在大学里度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从商前,她攻读了硕士及博士学位,因此科研是她的熟悉领域。对她而言,从商与科研这两个领域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正是在多年的实践经历中,Alexi才发现了自己知识上的缺口,然后又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补全了这些缺口。


这两个领域各有特点:如果选择从商,就必须拥有足够的精力与注意力来应对客户,竭力满足他们的时间和预算要求;而若是做科研,则可以拥有更多自我反思的时间。


Alexi教授说,进入大学后,她才真正理解那些所谓的工作狂。“教师的职责是播撒知识的种子,并且这份工作绵长而永无止境。同时,教书育人的工作也总是满溢着回报感,当意识到自己做得很棒,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时,那种感觉简直不能更嗨。”


Alexi教授建议想要迈入学术领域的人一定要考虑清楚,因为如果能够全身心投入的话,必定会有精彩绝伦的人生体验,譬如感受年轻人的创造力。但同时,学术身份也意味着责任,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未完待续见下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8-20 18:53:22
从一座山的山顶到另一座山的山脚

Leah Tomkins,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团体研究领域的一名高级讲师,曾经是一名管理顾问。在当了20年的一流公司的管理顾问之后,Leah想做点更有意义的工作。于是她先在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Birkbeck College,University of London)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又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了在职的博士学习,然后发现自己爱上了科研。在她看来,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是检验自己是否适合转型的一种有效方式。


转型的关键在于不断武装自己,就像是攀登一座高峰,从山脚起步。那种感觉好似重返青少年时期——一个自认为无所不知的阶段,但事实是自己很弱。虽然她也经历了薪酬上的极大落差,但Leah表示自己并不是为了钱才转行。商业背景对她的科研也十分有益,先前职业生涯中的团体知识以及工作中解决的问题都促进了她科研领域的构建。


Leah想对跟她有相同境遇的人说:如果真的想要转行,那就不要去考虑职业测试的结果,一张表格能确保人一定做出正确的选择吗?并不会。所以想要自己的人生有不同的体验,关键是要完成质的飞跃。


科研是一座围城,有人进来,也有人出去,不知你是否享受这座城里的生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募格学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0 20:14:26
学术不能用金钱衡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0 20:44:59
"科研是一座围城" -- 这说明科研被垄断。 本来就不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0 21:57: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1 05:34:57
對懂得的人來說,所有學問都有類似之處,可以互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