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746 15
2016-08-23
从新剑桥增长模型到新卡莱斯基增长模型

《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1期

刘文超 路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8-23 02:52:42
西方学者的模型不经济。也比较捕风捉影。


传说,一次,爱迪生把一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他的助手,要他计算电灯泡的体积.由于电灯泡不是规则的圆形,这位助手算了一个上午也没有算出来.爱迪生从外面回来时,看见助手仍然在一大堆公式和数据中苦苦思索.他见到爱迪生后,表示抱歉,并解释由于电灯泡不规则而没有完成任务.爱迪生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接过助手手里的电灯泡壳,在里面注满了水,然后倒入一个开头很规则的玻璃杯中,结果出来了,助手恍然大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3 10:07:41
1993110 发表于 2016-8-23 02:52
西方学者的模型不经济。也比较捕风捉影。
这篇稿子你看透了么? 就说捕风捉影

你这个例子简直开玩笑

这位助手如果算出了计算出电灯泡体积的公式,那以后遇到类似的 问题就可以通过公式和参数直接计算求得,爱迪生 简单计算灯泡体积可以用水,但是如果这个灯泡体积大到一个星球 或者是一座山那么大,助手的方法可以直接计算,爱迪生的方法又算是什么?  这就是 对通识的追求与 小聪明之间的区别。难道你认为助手的工作多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3 12:02:50
日新少年 发表于 2016-8-23 10:07
这篇稿子你看透了么? 就说捕风捉影

你这个例子简直开玩笑


1,我虽然看不懂,但是能看透,片面地看透,点、线的看透。
-------以上有可能成立。


2,各位大哥没有兴趣讨论这些,也没有兴趣和我讨论。如果繁琐地讨论,反复地讨论,能部分验证上述。


3,至于例子、比方,本来就是片面的东西,本来就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目前为止,经济学还不是科学,达不到自然学科的起码档次,没有自然学科的那种成熟度。
其中,许多西方学者,在构建模型上有许多捕风捉影,模型相当不经济。


如果打比方来说,他们就好比用各种数学工具,来模拟一个不规则的瓶子,并且,还是模拟想象中的瓶子。
-------这就不如,用灌充在瓶子(任意的实际的瓶子,或者,任意的想象中的瓶子)里面的水来表达瓶子,更经济,更直观。

这里仅仅是个比方,不能扩展来说:“工程设计,需要的是灵机一动(例如用水衡量灯泡的体积),而不是需要数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3 12:16:59
看懂了但看不透,看不懂但看透

---------前者概率相当大,很大。后者概率很小,但是有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3 12:25:48
从新剑桥增长模型到新卡莱斯基增长模型

《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1期

刘文超 路剑
据上文当中说,“而新增长理论的关键结论则是,实际工资率和利润率、积累率之间通常有一个正向关系,不同阶级之间可以实现共赢”。


上面所谓的结论,是符合常识的,或者说,是符合大众心理的,符合部分的大众心理。

上述结论,也相近于马克思经济学的有关逻辑。

兄弟我推导的关系式,也是这类的结果,但,更“武断”。



假设:总收入=劳动收入+资本收入

仅从算术上来看,劳资双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方多了,另一方就少。确实如此,有这一方面。

但是,从社会交换、货币流通来看,劳动收入越大,则总收入才能够越大,资本收入才能够越大,进而,资本利润才能够越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