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gzhe1204 发表于 2016-8-27 10:25 
谢谢高见,另有两个问题:
第一,朱庆芳,她用的什么方法 确定权重?为什么她选择3年调整一次权重?
第 ...
第一个问题,楼主,我记不清了。您可以看下她从1992年开始研究小康社会的各类文章和书籍。她做指标体系研究还是比较早的,应该有些可借鉴的。不过,似乎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好像没提及怎么确定权重以及为什么做调整。估计是小康的实现界定值改变了吧。
第二个问题,无量纲化一般是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一般而言即使权重未确定也需要处理的。比如赋值计算、逆指标的处理等。个人都是先做数据的无量纲化,之后在考虑权重的问题。
多说一句啊,在权重问题上,比如周长城就认为权重在其研究中只是作为一个象征性标志存在(详见:周长城等人著:《生活质量的指标构建及其现状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我虽不苟同周老师的论述,毕竟权重对于综合指数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个复杂的指标体系而言,去确定权重,是十分困难的,这个庞大的数据处理、验证,特费时间和经历,而一般的验证说实话,科学性并不高。我倒欣赏人类发展指数,人家就三个指标,权重也好确定。因此,或许根本还是在指标的选取上。国外的一些学者就说,指标的选取尽量能最简便的找到数据,加以分析。或许,这也是一种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