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初步迹象表明经济下滑速度正在减缓,但是,我们仍需保持警惕。我们现在正处在深不可测的水中,仍然面临突然出现金融湍流的风险。”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22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一次讲话中表示。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特里谢的论调从侧面反映出,政策制定者更倾向于在经济完全企稳前,将会维持当前1%的基准利率水平以及付诸实施的若干“非常规”货币政策手段,而不是匆忙地加息或者撤销已经付诸实施的措施。
特里谢解释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初衷。他说,“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启用,一个重要考虑就是为了让家庭和企业能够顺利获得所需贷款,同时也迎合了在欧洲银行作为家庭和企业融资的最主要途径,这一当地金融结构特点。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欧洲央行不仅启用了大幅降低基准利率这个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迅速而大胆地采用了“流动性管理措施”和“资产担保债券(Covered Bond)购买”等“非常规”货币政策手段。
特里谢介绍说,一方面,欧洲央行对银行提供“无限额”的资金借出,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可担保债券范围极大地补充了银行的流行性需求,把银行从流动性约束中解脱出来。目前,符合再融资操作的担保证券总值达到12.20万亿欧元,相当于欧元区国家GDP的130%。
欧元区实体经济的近期走势为特里谢的论点提供了佐证。
作为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尽管德国公司对于将来的经济前景更趋乐观,但持续上升的失业率以及当前萎靡不振的商业环境减弱了民众对经济将迅速恢复的预期。“我们的确看到了初步复苏迹象,但也仅仅如此而已。”瑞银证券经济学家马丁(Martin Lueck)说。
瑞典中央银行调查发现,瑞典企业也是持“谨慎乐观”态度,虽然商业活动出现企稳迹象,但是,企业仍然密切关注着经济发生回调的可能。
就在特里谢讲话的同一天,世界银行也发布了经济下调预警,认为今年世界经济将负增长2.90%,低于世行此前在3月31日报告中预测的负1.70%。
“我们仍处于经济下行阶段,这是自二战以来,全球经济最严重的衰退。”特里谢总结说。总体上,货币政策既要考虑到扭转当前经济形势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经济在中期能够回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