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能硬件市场已经进入启动期,智能硬件已经从可穿戴设备延伸到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智能玩具、机器人等领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智能硬件元年开启,2014、2015年智能硬件销量爆发式增长,据估计未来几年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
智能硬件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到108亿元,2015年销量达到424亿。在细分市场领域,据估计我国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2015的销售额分别达到159亿和104亿,智能家具和可穿戴设备占比超过50%,规模均超过100亿。目前,国内智能硬件市场也主要集中于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其中,智能手环和智能路由器的销量已成规模。
1、供应链痛点分析
目前,国内智能硬件行业在供应链方面主要面临着四方面的问题。一是供应链平台,由于智能硬件市场处于市场启动期,智能硬件企业对供应链平台的认知度比较低,供应链平台存在盲目性和偶然性;二是元器件供应,行业内中小型企业无法满足和支撑智能硬件产品的IC元器件供应,IC元器件短缺;三是产品,可实现的产品成本难以预估,可制造性也难预估,生产合格率以及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使得产品推广有较大的困难;四是代工厂商,需找合适的合适的代工厂商难度很大。
2、市场痛点分析
在销售平台上,目前智能硬件销售主要集中于线上销售,线下销售渠道匮乏,难以形成规模;在推广渠道上,智能硬件产品形态丰富多样,现有的互联网推广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智能硬件产品的推广,智能硬件推广面临困难;在用户服务上,缺乏线下渠道,无法满足用户的售后服务,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售后保障;在市场上定价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既要考虑利润,又要抢占市场,产品定价以及后续价格调整难以把握。
3、人才痛点分析
由于智能硬件行业技术性特点,智能硬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较大。数据显示,目前智能硬件行业员工平均工资水平低于移动互联网公司员工工资水平,使得智能硬件企业人才招募面临巨大的挑战。
4、投资痛点分析
由于智能硬件产品技术性特点,技术研发投入较大,周期比较长。智能硬件企业资金压力较大,往往缺乏项目资金,使得项目无法正常顺利进行。智能硬件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投资者。同时,对于智能硬件这样一个新兴行业来说,融资渠道比较有限,企业与投资者的联系较弱。再加上智能硬件企业价值估算难度较大,无法确切的评估。进一步加大了智能硬件企业的融资难度,进而影响到企业投资。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使用智能家居的家庭占比极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预计到2021年我国家居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460亿元。
文章转载请标明来源自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