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慢病管理市场发展阶段
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处于市场启动阶段。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慢病管理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移动慢病管理服务市场尚处于市场启动阶段,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相比较而言,移动糖尿病管理市场参与者较多,发展更为完善。以掌上糖医为例,掌上糖医在立体化医学服务体系优势下,通过不同的合作方式整合糖尿病管理服务链资源,进而实现患者和潜在患者资源的多渠道汇集。如与美年大健康合作,掌上糖医为其用户提供糖尿病相关的“预防+控制”的检后健康管理服务;如与平安好医生合作,通过向平安好医生提供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其体系化立体化医学服务向移动医疗企业的服务模式输出。
移动慢病管理市场规模
移动慢病管理发展空间巨大根据预测,到2017年全世界移动医疗中,监控服务(Monitoring)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占据了整个移动医疗的65%,而其中主要包含了慢病管理(Chronicdiseasemanagement)、独立老龄化应用(Independentageingapplications)等方面,而慢病管理和急性治疗后监测服务大约占据了10.7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某单位给出的数据显示国内移动医疗市场规模2015年达到42.7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1.38亿,参考全球预测中慢病管理的比例,国内移动慢病管理市场规模将超过20亿元。从大众对移动医疗的需求结构上来看,首先由于中国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龄人口的基数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加速增加;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老年人口与青壮年人口的比例失调,造成老龄人口独居比例的上升。中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和空巢化的社会现实将成为未来移动医疗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
移动慢病管理市场投资机会
一、患者入口直接采集数据
从患者入口直接采集数据:难度大,较看好产品设计领先和渠道型企业,行业胜出者将核心受益,可以C2B反向议价,去议价其他环节的资源。
自建数据包括让患者录入数据或者直接软硬件结合通过传感方式录入,因为多数慢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录入数据相对较麻烦,是逆人性的,除非有特殊的强制办法,比如类似welldoc医生开处方,否则很难让患者坚持手动录入数据,因此软硬件结合通过传感器便捷的从人体采集数据大概率会成为未来直接采集数据的主流方式。
二、患者入口做数据整合
从患者入口做数据整合:整合竞争激烈,谁能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整合能力可能更强。
很多企业不生产硬件,不直接采集数据,不能掌握数据源头,地位相对被动,但是它们也可以通过整合其他平台数据进入慢病管理,问题是被整合者多数也是属于移动医疗产业,自身有数据后发展慢病管理水到渠成,慢病管理企业对数据采集企业的议价力更多的取决于他能不能在后续提供更好的服务,与采集数据的企业实现双赢。从整合者的竞争格局来看,整合这件事几乎谁都能做谁都想做,想整合数据的企业众多,整合过程中购买流量也越来越贵,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慢病管理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认为谁能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整合能力可能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