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3946 4
2005-10-02
太极拳是内功拳,因此要性命双修,内壮神勇,外强筋骨。它的威力是靠刚柔相济的内劲体现出来的。“内劲”是太极拳的核心。
  观历代太极拳论,虽然其理精深,文辞儒雅,但极少告诉人们更多的修炼方法和修炼程序。读百篇,不得其门而入。玉亮不揣浅陋,将随师练功心得体会凑之成篇,以恭请吾师并各派师辈赐教及此门同道共勉与探讨。
  吾师日:练内功,首先是练内气;气为劲之本,劲为气之用;内气足则内劲足,内气不足则劲疲软。这就是说,修炼的途径首先是解决内气问题,“气”是太极拳学的基础。
  余自幼酷爱武术,心慕内家拳学已久,今有幸请业于大师志强先生,受益匪浅。“太极混元功法”是从一九九五年七月上旬开始修炼的,吾师一再嘱我:“宁可先练功,不可先练拳。”故谨遵师言,一日不敢放松。晚上赶月亮,早晨等太阳,日复一日,慢慢地随着呼吸的深长,四肢的松柔舒展,开合之间,空气有了阻力,全身上下有了一种不规则的律动,非常奇妙,这样更提高了练功的趣味性,渐渐地心静了,缓缓地吐纳,淡淡地观照,静静地体会,好象进入了一种“神穆穆、貌皇皇、气象浑沦,虚灵一心”的境界。
  一九九五年十月六日早晨,天气特好。混元内功植法练到一半时,就觉得身体某些部位在发生变化,有种温暖如春的感觉,仿佛有一种物质,如烟如雾,似云似水,或聚或散,亦舒亦卷。所到之处有流动而又沉甸甸的感觉,其身心的感受如痴如醉,甘美异常,妙不可言。收功之时有欲罢不能之感。接着练四十八式,伸手投足之间已非我往日功夫。心念一动,全身随意而动,如同橡皮筋套在手上,由此拓展至全身,全身都有了阻力,如同在水中打拳,处处与水相系相争。至此,我才体会到吾师的一句话:“打拳是在空气中游泳,是在划美丽的太极图。”从练习“混元内功”到得气,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要尽快地得到内气,我个人认为必须要做到如下三点:
  l、要有极大的信仰,稍有怀疑之意,便不能全心致至。
  2、要恭敬尊重师长,前辈经验来之不易,你既习之,不可稍有玩押之意,否则一事无成。
  3、要有恒心,人无恒心不可修炼此功,三日打鱼二日晒网是不能成功的。
  内气即生,当知修炼之法,方可登堂人室,步人上乘境界。师曰:“十年练功,十年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久久养之即为浩然正气,会练会养能成功”。由此可知:“会练会养”是太极拳走向成功之路的关键所在。吾随师修炼有年,师父言传身教、爱护鞭策,实难用笔墨形容。个人体会“会综”“会养”是关键。“会练”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明师点化、自身悟性,二者缺一不可。凡古今习武之人都知没有明师不成,得拜明师很难,但更难的是与老师心神相通。可以说,弟子每一进步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老师清楚弟子在每阶段的修炼中需要什么和应该采用何种修炼方式。其次,要看弟子的德性、天资、条件、环境。这就是说师徒间的心领神会、思维合拍是关键的。世人多以为师之秘传即为稀世珍宝,而觉天下至道非己莫属。殊不知,对师传之秘能否继承是关键。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弟子的悟性、灵性和心性。所以说,修真大道,一要得明师指点,二要靠个人悟性。
  第二,静练慢练、拳功一体。“心神虚静、静练慢练,心不静则太极不太和;神不宁则阴阳不调合,故静练慢练就是会练”。这是老师多年修行的经验之谈。“静练”多体现在混元桩功上,静之再静、松之愈松,就能体会到“静若泰山动如江河,不静不见动之奇”的境界。“慢练”多体现在行拳走架上,只有在把握住“虚静”的前提下,通过伸筋拔骨、螺旋缠丝、心意顺遂,慢慢地行拳,在阴阳开合中讨消息,才能把在练功中得到的非常神奇的感觉运化到拳架当中去,让太和之气流畅通贯于周身内外,盘绕回旋,无间无断,日积月累,方可得道,站检是在练功,行拳也是在练功,能此,就能达到拳练一体了。拳功一体还须体现在练功方法上,每次先练混元内功,再行拳走架,再练混元内功并收功,时间长可反复几次,无论时间长短(最短1小时),都要不间断地一次练完,最后收功。把“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联系起来修炼,这样无论在形式上或内容上就做到了拳功一体。我很多时间就是这样练习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日:“人有三宝精、气。神。精者滋于身;气者运于身;神者主宰一身。精、气、神互依互赖互存,实为一体。”养三宝者即养身也,所以太极拳亦养身之道也。会养虽是拳外之功,但也会影响到练拳质量。会养包括几个方面:
  一、涵养道德。道书云:“无德不能培道”养德是修炼的前提条件,人之天性原本一片
纯净,由于种种物质需求和欲望,导致产生念虑和妄想。更有甚者,利己不惜损人,为争名夺利不择手段,这些都成了修炼上的障碍,心神就时刻处于不安状态,无片刻清静。如何能安心修炼?这就是靠自己修德、养德、培德,以忠厚仁慈的胸怀修正自己的人生观,时刻铭记“养浩然正气,做道德文章”的修炼格言。
  二、合自然之机。拳谚云: “三分练七分养”,首先四时季节练功,需合时宜、有方、有度。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生化自有定数。修炼者须合四时之寒暑变化以养功矣。师常强调环境、气候与练功的关系,如:选择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松柏林立的地方练功收获大一些。其次,人体阴阳与天地阴阳相应,子、午、卯、西与四时相应,即卯时日出为春;午时日中为夏;西时日入为秋;子时夜半为冬。练功亦不同。春练长万物滋生;夏练肥万物盛长;秋练实万物收成;冬练藏万物合藏。再次,避开自然阴阳不合状态,“一风生百病、避风如避箭”,“大雪天应在室内练功”,“雷电交加、雾霭沉沉、尘土飞扬的情况下不能练功”等等。比如,冬天练功,就要注意有度,相对少一些提气、纵跳、弹放抖发的动作,二路拳也当一路拳来练,不能使身体过多地放汗。因寒气充塞大地,放汗则寒气经皮肤,毛孔易人于脏腑而生病,病躯何以养功?古人谓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指练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而非作对于大自然。若长期违背自然规律,肆意强行,必会受到“百练功不长”的惩罚。
  三、日常生活中要讲究“养”。众所周知,外家拳劳其筋骨,成年有损则晚年倍受其苦。然内功拳属高层次拳法、上乘武功,每进一步,身心受益,功进则更能延年益寿。日常若能清心寡欲,持之以恒,则必终身受益。七情六欲,功名利禄人皆有之,对练功者而言,需审慎节制;过去大凡习武之人一般都淡泊名利,但苦于生存,缺之又不行。需之则会千方百计求之,久而久之,神气为其所忧必伤五脏。而世间又诸多不平事,令人难以接受使肝气犯逆,怒则伤身,气损则功弱。以上种种皆为修炼之大碍,只有克服生活中的障碍,取太极之道,遇事不急,太极太和,以坦荡宽广的心胸容天下万物,要尽量使自己忘掉忧愁、烦恼,忘掉所有的恩恩怨怨和身边的俗事小非,努力做到吃、穿、住、行、立、坐、卧无时无处不在修炼,以太和之理处平和之事,达到培育元气、静养三宝、益寿延年的目的,为通往中华武林上乘境界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2 18:08:00
大家一起练太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9 13:03:51
外家拳劳其筋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17:34:22
吾善养吾身浩然正气! 晚辈觉悟晚了四年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19:08:23
太极拳很不错,值得用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